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丁國華:社區裏的“棉襖書記”

作者: 謝國文、馬銳、李天嬋    來源: 克拉瑪依區委宣傳部    日期: 2024-01-16

  “丁姐,我們小區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交通特別擁堵,能不能幫忙想個辦法解決一下?”“丁姐,我們小區的路燈壞了,能不能找人幫忙修一下?”

  “丁姐,我的低保問題解決了,謝謝你啊。”“丁姐,我們小區的路燈修好了,感謝你。”

  做好社區工作沒有捷徑,唯有用心用情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這是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如意苑社區黨委書記丁國華的工作感悟,從事基層工作17年來,她一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區建設和群眾服務工作中去,為轄區居民排憂解難,成為大家最信賴的“貼心人”。

  為做好社區治理工作,丁國華提出了社區治理的“四字訣”——看、問、記、辦,即社區工作人員要經常到所轄社區及樓道看一看,入戶詢問居民需求牢記在心,並將居民的困難及時解決。將“四字訣”與接訴即辦工作緊密結合,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整合基層網格力量,推進網格員、樓棟長、轄區企業單位和物業管理公司、社區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協同治理,以實現“小網格”助推“大治理”的目標。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到社區老黨員、新業態群體、困難群眾家中走訪,及時記錄他們的生活需求。能解決的由社區工作人員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工作人員也會記錄在冊,事後盡快與相關部門&&協商解決。

  丁國華的日常工作包括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維修破損基礎設施、整治環境衞生秩序、解決居民實際困難等事務。即使工作再忙她也會做到始終在線,認真履職盡責,為居民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社區在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生存認證工作時,部分居民反映不會操作,特別是高齡老人沒有智能手機,家裏年輕人又長期在外務工,丁國華在了解情況後,為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於是她挨家挨戶上門對高齡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在“智慧人社”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新疆人社12333”上進行認證,實現了便民“零距離”,讓轄區內老人足不出戶進行自助認證。

  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丁國華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刻在心中。帶頭做轄區困難居民的“暖心家人”,做特殊兒童的“愛心媽媽”,幫助他們清洗衣物、輔導功課,購買學習用品,做社區老年人的“孝順女兒”,經常陪老人聊天、做家務,每逢重大節日都會為困難群體送去生活慰問品,讓他們的生活充滿希望。群眾有需求,她就有行動,用暖心優質、高效快捷的服務讓轄區居民紛紛為她豎起了“大拇指”。

  “社區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之中,當好群眾的‘服務員’,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家的事,我們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只有心中裝着老百姓,才會了解百姓的所思所盼,平日裏我會比較留心觀察身邊人、身邊事,只有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才能幫他們排憂解難。”這是丁國華常常挂在嘴邊的兩句話。這兩句話也深深影響着如意苑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並時刻以此為工作標準,才能更好地去服務居民。

  社區是城市肌體中最活躍的細胞,是連接千家萬戶的“毛細血管”。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最終落腳點還是要放在造福居民上,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這是一名社區黨組織書記的使命所在。展望未來,丁國華致力於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品質社區,為轄區居民的幸福加碼。

[信息發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6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