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説蔬菜水果表皮上會有農藥殘留,平日裏我們愛吃的醬菜鹹菜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如果超標也會對人體有傷害,但這些都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希望能了解這些食品的安全情況。”為拓寬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渠道,提升公眾對食品安全的參與度和感知度,推進建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10月11日,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市場監管局走進吉祥苑社區,開展以“共創食安新發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讓市場監管與百姓進行“零距離”互動。

質檢人員對居民帶來的醬菜、食用油、紫甘藍等食品進行現場快速檢測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對居民帶來的醬菜、食用油、紫甘藍等食品中含有的亞硝酸鹽、過氧化值、表皮農藥殘留量進行快速檢測,並現場反饋檢測結果,通過設置諮詢&向居民詳細介紹了食品安全基礎知識,普及選購食品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要在儲藏條件較好、符合衞生要求的正規商超、農貿市場購買食品,不購買有異色異味或來歷不明的食品,生食蔬菜水果要洗凈。同時,積極引導群眾參與“你點我檢”問卷調查,讓大家選出最關心的食品種類、檢測項目、抽檢場所。此外,為進一步壓緊壓實餐飲服務經營者主體責任,倡導杜絕鋪張浪費、讓厲行節約成為社會新“食”尚,活動還邀請黨代表、消費者、記者與執法人員共同走進餐飲單位開展“制止餐飲浪費 隨機查餐廳”活動,延伸監管觸角,共同推動形成文明、健康、節約的餐飲消費理念。

工作人員開展“制止餐飲浪費 隨機查餐廳”活動
下一步,克拉瑪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理念,嚴格按照202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要求,持續聚焦校園食品、農村食品等,結合進農村、社區、學校、工地、企業“五進”活動,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監督作用,增進消費者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相互溝通了解,不斷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讓公眾看得明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