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小區群裏可能會經常聽到以下抱怨:
小區保安態度倨傲
保潔打掃不及時
物業只會説你們找社區去
……
而“這家”物業
服務態度貼心
環境打掃及時
小區設施配備齊全
讓你心生羨慕之情
今天,正式介紹一家“別人家”的物業!
蛋殼從內部打破 迎接新生
當你家的物業公司還在推諉扯皮,別人家的物業公司已經變身貼心的“服務員”。

日和園小區安和物業對轄區老破納涼椅進行更換維修
“我家的衞生間下水管線又堵了,我們給物業公司反映了,都幾天了物業公司也沒有來處理!”家住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日和園社區居民李師傅和物業爭執不休。
近年來,小區設施嚴重老化,綠化覆蓋率不足10%,車輛隨意停放“雜亂無章”,地下車庫時常“水漫金山”,居民小家下水管線“經常堵塞”,居民拒繳物業費反映出了目前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也反映出了群眾不滿的情緒。“市場化的物業以追逐經濟效益為目的,只有通過建立黨組織的方式才能把物業公司從逐利轉變到服務上來,解決好居民的事。”社區黨委痛下決心,幫助業主委員會炒了原物業公司的“魷魚”。
日和園社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入了新物業服務企業,發揮黨建在物業管理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深耕“紅色物業”模式。小區物業黨組織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物業與業委會分別成立了黨支部,由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兼任物業黨支部書記,實現了黨組織的積極引領作用。構建了以社區黨組織為統領的社區居委會、轄區物業服務企業及業主委員會“三位一體”工作體系。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駕馬車”同向發力,第一時間獲知、解決居民訴求300多起。積極推行民事民議民決,圍繞居民小區內各類問題、事項決策、小區規劃等內容,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代表“四方”共議機制,目前,已召開“四方”共議聯席會議十余次,共同協商處理,解決下水道堵塞、消防通道不暢通等問題10余件,調解物業糾紛7起。真正實現服務群眾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也讓群眾反映問題、解決問題有了“主心骨”。
為居民溫暖守護 從心出發
“現在的物業保潔服務開始擦洗樓道玻璃了,打掃完樓道衞生還要我們業主評價簽字,小區的保安在早中晚高峰期對進入小區居民立崗敬禮,破舊的納涼椅也換成新的了,綠化澆水也很及時,小區門口立了‘歡迎您回家’這幾個字,使我們業主的歸屬感更強了,小區生活環境真是大變樣啊!”“以前我覺得物業無非就是打掃衞生,再加上看個大門,可是現在的物業公司做得這些事情,讓我挺感動的。”小區居民吳俊英説道。

日和園小區安和物業工作人員更換轄區破損井蓋
“這片草坪改造完成後,推窗就能見綠,處處都是景觀,令人心曠神怡。”日和園小區居民胡萍感慨。而這片被居民交口稱讚的草坪,之前是一塊塊斑禿的裸土,居民盼望改造的意願強烈。
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召開“三方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決方案,通過補種草籽、更換種植土,科學布設綠化綠化管線,這裡搖身一變成了“大花園”。“現在,走進日和園小區,草坪鬱鬱蔥蔥,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小區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下樓遛個彎心情也愉悅。”居民宋先國高興地説道。
自安和物業入駐小區以來,小區居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燈泡壞了,有人修了;水龍頭壞了,有人換了;管道堵了,有人通了。“原先這些瑣事都要找外面維修,花錢還是小事,等起來最煩心。”得到過物業服務的楊師傅説,如今這種問題只找小區物業就行了,隨叫隨到,省心、安心、放心。物業快捷、優質的真情服務,猶如春風細雨般沁入居民的心脾。現在小區環境好了, 居民生活舒心了 ,居民們覺得交物業費是值得的,紛紛主動到物業公司繳納物業費,良性循環讓居民、物業公司雙贏。
下一步,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日和園社區將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不斷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真正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進一步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