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打開人生的新地圖——女騎手李藝斐的環塔初體驗

作者: 馬鍇,孫哲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23-05-26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6日電(記者馬鍇、孫哲)環塔拉力賽開跑第一天,遠離公路的李藝斐就摔在了泥坑裏,身上壓着她的摩托車。

  正在新疆進行的2023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上,37名摩托車手參賽創歷史新高,其中3名女騎手均為首次參賽。32歲的李藝斐就是女騎手之一。

  5月20日,車手李藝斐在環塔拉力賽中。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那是賽道內的一個U型坡,若在平時,騎手猛擰油門不難衝過去。可偏巧當時突降大雨和冰雹,地上的泥又厚又滑,“一踩下去,腳就往裏陷、往下滑”。推着比自己還高的摩托車,李藝斐爬了三次摔了三次,最後一次“被摩托車壓在下面,壓根動不了”。

  好在經過的178號汽車組賽車停了下來,領航員田宇幫她扶起了摩托車。此後的幾十公里,李藝斐走走摔摔、摔摔走走,不停地對摩托車説“大寶貝加油”。等到抵達終點時,她渾身裹滿了泥,連賽服上的背號都看不清。

  5月21日,李藝斐抵達環塔首賽段終點。由湖南衛視記者魯浪提供

  儘管“被折騰到一度要崩潰”,但到了終點的李藝斐卻意外地平靜。撫平她心緒的,是腦中回放的畫面:大雨襲來前,烏壓壓的雲層蓋住大地,遠處鑽破雲層的雪山被襯得亮白。

  “感覺天地間只有我和雪山,就像是它在等我。”她説,為這一刻的享受,“其他困難就當是加麻加辣了”。直勾勾地向雪山騎了幾公里後,她才意識到自己忘記看路書、跑錯了方向,只能掉頭返回。

  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在曠野中失神。李藝斐曾是一名背包客,徒步山河間也常感慨大自然的雄奇。直到幾年前不慎傷到了腳踝處的韌帶,才決定讓摩托車載她去更多、更遠的地方。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産品經理,李藝斐日常工作最需要的是“可控”。市場數據要精確、項目推進要按時、橫向信息溝通要清晰……對有統計和精算學科背景的她來説,此般嚴謹的工作不難勝任。

  可擅長不等於喜歡,李藝斐的內心更渴望無拘無束,而大自然常能帶給她這種釋放感。2019年才考取摩托車駕駛證的她,從一開始就對非鋪裝路面騎行情有獨鍾。

  遠離公路,是李藝斐在環塔所屬車隊的名字,也是她所在摩托車俱樂部的名字。看到這個寫進自己心裏的名字,她毫不猶豫地就加入了這間俱樂部。幾年時間裏,她和車友幾乎跑遍了所有北京周邊能跑越野的路線,“還是感覺欠一點”。

  “除了自由,騎行能帶給我一種浪漫主義的感覺。”李藝斐説,和所有既定的生活不同,自然中總有些不確定性,“在釋放自己和控制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這種體驗讓我很上癮”。

  李藝斐在遠離公路俱樂部騎行活動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剛跑摩托車起,李藝斐就有個特點——敢給油,不管啥樣的路面就敢往前開。這股“有點愣”的勁頭,在她的右小臂上留下一道10多厘米長的疤,也給她在“摩友圈”裏掙了個“斐姐”的名號。

  在新疆哈密的一場摩托車越野拉力活動中,李藝斐見到了扎克爾·牙克甫、趙宏毅、張敏等征戰過達喀爾、環塔賽事的國內優秀騎手。聽他們講述種種環塔經歷後,她毫不意外地上了頭,當即把“環塔完賽”列上了自己的目標清單。

  整整15天騎行荒漠戈壁,還能認識一群完全不同的人,“會是一種怎樣特別的體驗?”這念頭驅使着她考賽車駕駛證,學着看路書畫路書,擠出為數不多的假期飛到新疆、內蒙古的沙漠練車,直到如願來到今年的環塔拉力賽。

  然而,作為國內難度最高、距離最長的頂級賽事,環塔並未因她的執着偏愛她一分。渾身裹泥後的第三天,李藝斐又被困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十多個小時。當天170多公里的賽道裏沙墻高、沙梁陡、沙窩軟,騎手控車很費體力,稍有不慎就易摔車。

  李藝斐駕車行駛在2023環塔拉力賽賽道上。圖片由環塔官方提供

  體形瘦小的李藝斐不太怕摔車,卻很怕扶車,因為“每次都得使全身的勁兒,扶個幾次體能就吃不消了”。距離終點約40公里的地方,她的油箱跑空了,賽車就地趴窩。短暫沮喪、焦急後,她乾脆躺在沙山上睡了一覺,“着急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用習慣的方式把糟糕的情緒散掉”。

  當天比賽,幾十輛賽車因陷車、故障被困沙漠。得益於賽事通訊和安全保障措施,遇困人員和車輛無一失聯失援,李藝斐也在夜裏被負責救援的工作車輛安全送回營地。賽程還沒過半就幾度受挫,可初跑環塔的她沒想過就此停下,而是“能多騎一公里,就多騎一公里”。

  26日清晨,經過兩天休整的李藝斐駕車再次向未知的環塔賽道馳去。不管她最終能抵達何處,凡是車輪駛過的曠野,都將是她為自由人生打開的新地圖。

[信息發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4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