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今天畫的畫好不好?”“我又會了一首詩,我要背給老師聽。”……挂上電話,和田市拉斯奎鎮幼兒園教師布堅乃提·麥麥提敏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這個從皮山縣農場走出來的女孩,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一名老師,且逐漸成長為幼兒園教學骨幹、年級組長,被這麼多孩子熱切地愛著。
“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母校的培養,更離不開我在天津北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一年的寶貴學習經歷。”布堅乃提·麥麥提敏説。畢業後她選擇成為一名教師,“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到我的家鄉,把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給孩子們,為他們插上夢想的翅膀。”
天津“組團式”教育援疆教師合影
文化潤疆,潤物無聲,凝心鑄魂。近年來,天津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簡稱“天津援疆前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推進文化潤疆工程,攜手和田地區扎實做好文旅融合發展、精品文藝創作、文化交往交流等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潤心,讓各族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加強文化交流 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實
近年來,天津援疆前指搶抓時機,創新舉措,多角度推進津和兩地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文化藝術深度融合,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實,兩年內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活動60余項、300余場次。
天津市交響樂團來和田交流演出
天津援疆前指堅持文化藝術“走出去”,兩年來分批組織和田新玉歌舞團、基層文工團及民間藝人百余人次赴津交流;與天津藝術團體聯合打造“津和一家親,中秋話團圓”“歡歌起舞迎盛會,津和同心創未來”等文藝演出30場次,觀眾超過1萬人次;組織300余名青少年開展“我到天津看大海”“石榴籽一家親·足球小巴郎”“手拉手心向黨”“津和攜手·童心築夢”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實施“津和書香”項目,支援圖書館建設和學習交流活動,支援購買及動員社會捐贈圖書近萬冊;分批組織和田地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基層婦女工作者、女企業家代表赴津學習交流。
“石榴籽一家親”暨“足球小巴郎”夏令營活動現場
“津和攜手·童心築夢”係列活動現場
天津援疆前指積極推進文化藝術“引進來”,以“中華文化耀和田”為主題,經常邀請天津文化藝術團體交流演出;多次邀請天津市文旅局及天津市北方演藝集團下屬院團開展“春雨工程”“文藝下鄉”等交流演出活動,為當地群眾帶來歌舞、相聲、雜技、戲曲等形式多樣的精彩節目;邀請天津交響樂團到和田開展“我的中國夢”演出活動,引發當地群眾熱烈反響;多次邀請天津書畫、攝影等協會藝術家進行筆會交流及展覽活動,為和田留下200余幅優秀作品,“行走的美術館”已成為津和兩地書畫藝術交流的名片。
“中華文化耀和田”主題活動現場
天津援疆前指深入推進群眾文化藝術走訪基層、進鄉村,通過舉辦民間藝人培訓班、新玉輕騎兵下村展演、非遺工坊建設等,推動民間藝術傳承發展;舉辦新疆青少年“學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書畫作品展,徵集書畫作品937幅,激發各族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支援舉辦首屆“和田之春”書畫攝影係列展覽活動,展出作品235幅,讓群眾文化藝術走深走實;支援承辦南疆四地州籃球、足球、排球比賽,推動體育援疆。
打造文化綠洲 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今年4月,由天津援疆前指策劃組織指導的網絡劇《于田亞克西》一經上映便廣受好評,點播量過億。通過援疆幹部與當地村民之間發生的詼諧幽默又透著溫情的故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多角度地呈現當地百姓實現脫貧致富的過程。目前,該劇正在籌拍續集,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展現和田人民由脫貧走向富裕生活的美好畫面。
《于田亞克西》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天津援疆前指不斷加大文化藝術創作支援力度,持續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天津援疆前指投資近1000萬元支援創作的歌舞劇《山海情深》,由天津與和田兩地演員聯合演出,好評如潮;支援挖掘以昆侖山為背景反映和田地區文化風情的故事,並以此創作《昆侖山遊記》連環畫,將和田文化歷史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承和發揚;支援編纂反映和田人文歷史變遷的《和田綠洲氣候環境變遷(克裏雅河全流域自然與人居環境考察報告集)》;多次組織天津藝術院團、高校指導創作歌舞等節目,兩地演員聯袂出演舞蹈《紅豆詞》;支援創作《我在和田等你》歌曲等,推動和田地區文化事業高品質發展。
“和田優品天津消費節”開幕現場
天津援疆前指還不斷加大對和田地區文創事業發展幫扶力度,連續四年支援舉辦“和田禮物”文創大賽及成果市場轉化,不斷提升成果的文化性、實用性、創意性、美觀性和市場性;積極推動“和田禮物”與天津援疆支援打造的“和田優品”區域公共品牌相融合,促進和田文化旅遊商品開發和市場化水準提高;推動整合和田地區非遺、文創及特色手工藝品40余家生産及商貿企業的百余種産品,與特色農副産品一道,在17家“和田優品”“和田禮物”旗艦店、專營店中展銷,並在連續舉辦的“和田優品”推介會、“消費季”等活動中展示,帶動和田地區群眾增收。
天津代表性非遺項目走進和田
天津援疆前指大力推進“非遺+文創”融合發展,以和田地區非遺元素進行創意設計,提升産品的品質和品牌知名度;推動剪紙、皮畫、泥人張等天津非遺與和田文化元素融合,打造特色産品,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推動實施“非遺保護工程”、非遺展覽、非遺挖掘和非遺檔案整理等項目,有力促進和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發展和融合。
深化文旅融合 做好旅遊興疆大文章
近年來,天津援疆前指深入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抓好文旅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智慧文旅、優化産品供給,做好旅遊興疆大文章。
“昆侖天路”鄉村旅遊景區
“昆侖天路”鄉村旅遊景區
天津援疆前指斥重資支援和田地區景區景點、服務配套、和田夜市、文化場館、教育基地等一係列産業項目。“十四五”期間,投資近億元支援于田縣“萬方樂奏”精品旅遊線路、“昆侖天路”鄉村旅遊、“共圓中國夢”民族團結教育基地、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基地、石榴籽民族團結教育基地、策勒縣“中華情·津和情”文化潤疆展館、民豐縣博物館布展等建設項目;加大文旅産業扶持力度,推動文旅産業招商引資,近兩年吸引了一批優質地産、酒店、傳媒、影業企業,推動一批中高端酒店、民宿、遊客中心、特色街區等項目落地;結合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打造集遊、購、娛、吃、住、行于一體的于田縣托格日尕孜村庫爾班·吐魯木津和文旅産業園,實現“一村飽覽和田文化、一村嗨購和田特産、一村遍嘗和田美食”。
圖為庫爾班·吐魯木津和文旅産業園
天津援疆前指持續實施“津和號”旅遊項目,開發精品旅遊路線、旅遊智慧導覽係統,完善服務保障機制,給遊客帶來更多的舒適感、新鮮感、安全感,同時開展“共上一堂課、共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共打一套馕、共書一幅字”等沉浸式、體驗式交流活動,增進津和兩地人民的感情;拓展實施“津和企業家號”“我到和田串親戚”“引客入和”等項目,兩年來共組織百余名企業家赴和投資考察;動員援疆幹部家屬百余人次來和觀光旅遊、看望結親戶。推進“津和號”産品向其他省市拓展,讓更多的疆內外遊客到和田旅遊;依托“尼雅文化”獨特資源,打造特色“鄉村遊”和“尼雅杯”等特種旅遊;舉辦了“石榴花”“昆侖文化”“玫瑰風情”“昆侖山杏花”“沙海碧湖”等文化藝術旅遊節等品牌活動。
“津和號”旅遊包機抵達和田受到熱烈歡迎
近兩年來,天津援疆前指到疆內外開展文化旅遊宣傳和招商推介20場次,通過支援培訓及比賽選拔一批優秀文旅推介員;支援制作《世界玉都·絲路名城》《開放和田擁抱世界》等多部文化旅遊宣傳片、海報;投資制作《八千裏逐夢路》等專題片、宣傳冊,以及“和田郵品”文化係列宣傳郵冊等;與新聞媒體、戶外廣告等進行合作,借助新媒體、自媒體等平臺,將和田文化旅遊資源和好聲音廣泛宣傳出去。(周倩、劉海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