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第八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關于“文化潤疆”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與和田地區共同打造了這部鄉村題材網絡劇《于田亞克西》,並委託新疆“石榴熟了”團隊進行創作編排和錄制出品。
該劇以天津市對口支援的和田地區于田縣鄉村振興奏新曲為背景,透過主人公的故事,再現了當地百姓如今的幸福生活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展示了天津援疆在幫助當地人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走向鄉村振興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天津援疆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推進新疆優秀地域文化和疆外各民族優秀文化交流互鑒。多次邀請和田地區文藝文化骨幹、青少年、宣傳工作者、民間藝人等赴天津進行深度交流互鑒活動,從而為和田文化工作激發內生動力。
2021年中秋佳節,組織和田地區新玉歌舞團51名演職人員赴天津開展歌舞學習交流,並與天津藝術團體聯合打造一場以“津和一家親 中秋話團圓”為主題的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不僅向天津市民展示了和田的文化魅力,同時也繪就出一幅團結友愛、幸福祥和的美好畫卷,使天津市民意猶未盡。
“走出去”的同時還積極開展“請進來”活動,為了讓和田地區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天津的文化盛宴,將中華傳統文化厚植到和田的每個角落,我們以“中華文化耀和田”項目為載體,相繼邀請天津藝術團體來和田舉辦文化、文藝交流活動,並幫助和田地區開展歌曲、舞蹈及舞臺劇的編排創作。同時,邀請天津市文聯的各個協會來和田開展與會交流、現場創作活動。今年還創新實施“津和號”文化旅遊項目,讓天津遊客搭乘包機遊歷天山南北。通過打造精品線路,使遊客在欣賞美麗景色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和田的文化內涵,同時還創新實施了“津和企業家號”,組織多批次企業家搭乘“津和號”到和田考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和田的美食、美景和民族風情。招商引資吸引文化、酒店、餐飲等企業來和田投資,支援策勒縣民族團結館和策勒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于田縣庫爾班紀念館、民豐縣旅遊特色民宿等建設項目。
此外,天津援疆還十分重視挖掘和推廣和田非遺項目,著力實施“民族民間文化遺産保護工程”,支援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和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曲藝、美術、民俗、手工技藝等非遺檔案整理。
我們以“津和號”旅遊項目為載體,不斷加大天津與和田地區兩地人民群眾的交往、交流。近年來,我們創新實施了“津和號”旅遊項目,效果非常好。去年打造精品路線,尤其在和田地區開展深度式、體驗式的旅遊,把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天津遊客在欣賞和田大美風景、領略風土人情的基礎上對當地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創新局開展了“津和企業家號”,組織天津的企業家來和田進行考察,深入了解和田,吸引他們來和田投資興業。
借開展旅遊項目的同時,天津援疆不斷加大文旅項目的投資力度,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有實力的文化、酒店、餐飲等企業來和田投資。同時,支援我們天津援疆對口支援的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的旅遊設施、配套服務建設,比如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庫爾班紀念館等,還有一些民俗項目。
2022年是天津援疆第10批援疆的收官之年,將在“文化潤疆”這塊做大文章,重點打造一係列留得住、看得見的文化作品。比如説網絡劇《于田亞克西》近期馬上就要上映。另外,天津援疆還支援創作編排一部反映民族團結的大型歌舞劇,也即將在全國進行巡演,利用這些公共傳媒把新疆故事講好,把和田故事講好,同時把援疆故事也講好,為當地留下帶不走的文化果實。
今年,在文化産業上天津援疆也在不斷創新,適應新的形式,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援文創作品以及文創成果的轉化。連續三年舉辦“和田禮物”文創大賽,獲得很好成效。同時,還將舉辦第二屆“和田優品”進津推介會,不僅對當地的農副産品進行推介,還將把和田地區的文化産品帶進天津市場進行推介,比如代表和田元素的艾得萊斯綢、桑皮紙,和田玉等,從而擴寬了和田文旅産品的市場。
同時,還將天津剪紙這項非遺文化引到和田,並依托庫爾班手工坊進行傳授、研發、生産和銷售,形成了津和兩地非遺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特色的産品和文化旅遊産品,從而帶動非遺+文創産業化、市場化的發展,助推百姓就業增收。也能夠實現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