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對民營經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去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確提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
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去年11月10日,自治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發布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了10個方面36項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也專門提到,“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及配套舉措,進一步解決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民營企業貸款佔比、擴大發債融資規模,加強對個體工商戶分類幫扶支持。”所以《19條措施》的&&也是在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今年工作部署。
這些是《19條措施》&&的大的政策背景。
民營經濟成為新疆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吸納就業的主渠道、財政稅收的主來源。截至2024年2月底,自治區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187.29萬戶,民營企業48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58萬戶,民營經營主體合計239.9萬戶,佔全區經營主體總量的97%。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離不開公正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可以説,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也是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所在和工作發力點。
《19條措施》的制定就是針對當前新疆民營經營主體發展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19條措施》的&&就是立足市場監管職責、聚焦發力,確保民營經濟在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
一是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更優。包括持續優化政府服務,打造“新企辦”“新服辦”服務品牌;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強化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反壟斷執法,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等措施。
二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強。包括深入實施信用提升行動,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健全信用修復機制,提升企業信用合規水平。推廣運用“絲路有信”企業信用碼;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全面實施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推行包容審慎監管,貫徹落實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為民營經營主體減負增效等措施。
三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速度更快。包括推動高頻事項開辦餐飲店“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提升開辦餐飲店市場准入的便利度等措施。
四是民營經濟發展的質量更高。包括支持民營企業提升標準化能力,加強品牌建設,開展質量、計量、認證認可服務中小企業活動等措施。
《19條措施》主要特點體現在深入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結合市場監管職能,積極回應關切期盼。比如,針對破除市場准入壁壘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全面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單以外不得設置准入條件,實行“非禁即入”,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措施;針對民營經營主體法治保障需求,提出了大力整治任性執法、選擇性執法、趨利執法、以罰代管等執法擾企問題,營造公平公正、規範有序的法治環境。
同時,着眼破解堵點難點,也提出了一些創新舉措。比如,針對民營企融資難融資貴方面的問題,提出了擴大信用信息應用場景,通過部門合作、“政銀合作”等形式,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享受金融扶持政策提供支撐。比如,立足新疆個體工商戶發展特點和突出訴求,提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等措施。
我希望,同時我也堅信《19條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為自治區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我也希望廣大企業能夠積極響應這些政策,加強自身的規範管理和創新發展,共同推動新疆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我們將繼續加強監管和服務,為企業創造更加優質、高效、公平的市場環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相信,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營商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