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貴港實際從六方面落實信訪工作新部署

數字化浪潮下的會展新篇章——專訪萬濤,數字會展領航者

新華網新疆頻道 頭條 聚焦 圖片 時政 社會 民生 訪談 經濟 訪惠聚 援疆
會展活動已經成為促進産業加速更新、激發經濟新活力的重要方式,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會展行業也在不斷變革,那麼會展行業究竟是如何與時俱進的呢?在第六屆世界媒體峰會召開之際,我們邀請到了“31會議”CEO、聯合創始人萬濤先生做客新華網與網友們互動交流。
精彩觀點
1

從IT到會展,創業深耕,成為數字會展領航者。

從IT到會展,創業深耕,成為數字會展領航者。
從IT到會展,創業深耕,成為數字會展領航者。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bf835f39d04a467ebf5d7a67bc82503f.mp4
我是“31會議”的CEO、聯合創始人萬濤。我是一個理工男出身,大學畢業後做了IT工程師。我編了大概6年的程序,然後成為IT諮詢顧問,做了十年。2011年,我們希望通過數字技術對傳統會展行業進行升級和改造,於是我們成立了“31會議”這樣的一家公司。我的履歷非常簡單,標籤就是創業者、數字化和會展行業。
1

‘31會議’——主辦方、參與者和服務方三方高效協作的一個數字會展&&。

‘31會議’——主辦方、參與者和服務方三方高效協作的一個數字會展&&。
‘31會議’——主辦方、參與者和服務方三方高效協作的一個數字會展&&。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6bc26965c03c4bd89d2e25813d72e9da.mp4
“31會議”這個名字的由來是這樣的,我們當時服務會展行業時,希望會展行業裏的三個核心角色——主辦方、參與者和服務方,能夠在一個數字化的&&上協作。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三合一”的&&,幫助提升主辦方的管理效率、參與者的體驗,提高協同效率和數據洞察力,這就是公司名字的由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發展出了數字辦會、數字辦展、智慧現場、目的地營銷等相關業務。
1

通過一站式的數字化&&解決辦會、辦展的瑣碎問題,幫忙而不添亂。

通過一站式的數字化&&解決辦會、辦展的瑣碎問題,幫忙而不添亂。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5d99fdb95c3249a09cc5d697a84ac173.mp4

“31會議”創立的時候,我們意識到這個行業面臨比較大的挑戰,會議和展覽是非常傳統的行業,但他們的辦會、辦展方式在我們創業的時候還沒有經歷數字化的大規模洗禮,所以傳統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互協作也是如此,會展企業數據積累、數據準確性、用戶畫像、標籤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們在創業時,首先考慮從個人、企業和行業三個層面來提升和改變它,最終我們希望數字化技術能夠促進産業升級。

成立 31 會議的契機是我和31會議的創始人在辦會時的親身經歷,我們需要一個一站式的軟體來解決這些辦會問題,比如註冊、票務、H5網站、消息通知、現場簽到、證卡打印、門禁管理、團隊訂房等問題。這些問題,在 31 會議成立之前,市場上有一些單點的工具來解決,但辦會本身就很麻煩,這些單點公司之間的數據不互通,就需要甲方協調很多供應商,導致使用多家工具反而添亂,我們的想法是幫忙而不添亂。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用一站式的數字化&&來解決辦會、辦展的瑣碎問題。因為辦會、辦展的問題是低頻的,解決起來比高頻問題更困難。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一站式的數字化&&,能夠幫助廣大的主辦方提升管理效率和參會人體驗。這是我們創業的初衷,也是直到今天我們認為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的原因。

1

服務廣、行業多、産品硬,鑄造輝煌成就。

服務廣、行業多、産品硬,鑄造輝煌成就。
服務廣、行業多、産品硬,鑄造輝煌成就。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a59c3ce7d84141468ab1f90f572c4caa.mp4

第一,從我們公司服務的範圍來講,我們現在服務整個大中華區的客戶,這是我們服務能力的體現,我們的客戶能夠就近到20多個分支機構得到服務,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第二,我們服務了很多不同行業的客戶,比如政府客戶、協會客戶、企業客戶、MICE第三方客戶和展覽客戶,因為會議是一個“水平”的行業,所有行業都會辦會、辦展。比如,“31會議”攜手合作夥伴一起協同或直接服務的客戶,包括雲上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西博會、絲博會、中阿博覽會、漁博會、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等。

第三,是31的産品,這麼多年來,這麼多客戶選擇“31會議”,核心是“31會議”有兩個優勢是讓客戶非常滿意的。其一是31的産品有很大的優勢,它是一站式的,不需要客戶東拼西湊各家的工具。其二是31的基礎設施能力、軟體功能以及軟體工程能力方面,目前在整個行業裏也是非常靠前的。

31的産品,經歷了大會、大展的磨煉之後,能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客戶。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産品之外,我們還打造了一支在中國非常專業的服務團隊。它覆蓋了整個大中華區,甚至輻射更遠的如東南亞。總結下來,整個公司的産品和服務能力、服務範圍、客戶資産、人員資産,是我們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

1

經驗多、功能全、服務優,憑實力脫穎而出。

經驗多、功能全、服務優,憑實力脫穎而出。
經驗多、功能全、服務優,憑實力脫穎而出。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01d29d83fa5a4ef0ac1d9e567982a530.mp4

從大的方面來講,整個“31會議”目前在數字會展行業裏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這是客戶對“31會議”的信任。服務案例眾多是我們目前在市場上比較大的一個競爭優勢。客戶能在網站上,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找到我們。

第二點,我認為“31會議”的競爭優勢在於産品方面,我們通常把它分成兩到三個方面來闡述。第一方面是完善的基礎功能,不僅覆蓋辦會的全流程,比如會前、會中、會後,還包括不同細分場景下的需求。比如辦一個國際大會,客戶需要建立網站、微站、營銷推廣,需要註冊、收費、簽到、證件和門禁等一系列數字化管理需求,這些需求我們都能完整覆蓋,讓客戶不需要再去找其他工具。在這方面,我認為“31會議”的功能覆蓋度在行業裏是非常領先的。

還有一方面,産品還要看性能和安全性,因為系統裏都是客戶非常重要的核心數據。特別是一些大會、大展的現場,面臨特別高的併發流量,極其考驗系統是否扛得住,是否足夠安全。在這兩方面,我們通過服務很多國家級政府的、協會的、以及各行各業領先的會展項目,都經受了考驗。

第三點,是“31會議”的服務方面。因為我們的經驗、人員和流程都經過了很多考驗,所以整個服務的口碑是比較好的。服務口碑好,它是用顧客回頭率來衡量的。客戶會回頭,比如説這個客戶今年是“31會議”服務的,到了明年他還是希望“31會議”來服務,這是對我們服務評價和口碑最好的證明。

最後,“31會議”有一套人才培養體系和流程體系,因為支撐這些在市場上呈現的東西,背後一定是人。

1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賦能産品升級。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賦能産品升級。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賦能産品升級。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c46de2c17ae747069304a9ca777d879e.mp4

“31會議”有一站式的、全流程的把三方協同起來的數字技術,比如在進門的時候用物聯網智能證件和智能門禁技術手段,讓會展參與者有一種無接觸式的絲滑體驗,這是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

第二點,應用新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比如有一場展覽,有很多人參與,但實際上主辦方可能沒有足夠的客服能夠24小時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這時候就可以用AI客服。比如怎麼到會展中心、從機場怎麼過來、從公交車站怎麼過來、市內交通怎麼走、這類相對比較容易正確回答的,但問的頻次又特別高的問題,用人工去回答是不合適的,這時候可以用AI客服,能夠幫助主辦方提升效率,同時提升參會人的用戶體驗。

此外,還用AI技術做了一些細節工作,比如這個展覽的註冊已經開放很久了,有很多人註冊,但實際上等開展之前觀眾可能忘記了,這時候怎麼辦?派人一個個去打電話,效率很低。這時候AI呼叫可以&&觀眾和參會人,提醒對方參會。

“31會議”還用AIGC技術生成文本,當主辦方在寫一個推廣文案的時候,會發現不同人寫的文案其實水平是不一樣的,有的員工的idea(主意)很好,但沒有辦法結構化來把它輸出成一個非常好的文本,這時候,他們可以用AIGC來幫助生成文本。相對來講,AIGC可以幫助員工非常容易地提升效率。還有海報,比如我們做一個小活動的時候,通常我們要生成一張封面海報,做一張海報是很麻煩的,這時候用AIGC生成海報,它很快給你生成5-10張,你選一張最適合的,或者在這張基礎上再做優化,這樣它可以極大地提升整個會展過程中的文案和內容生産效率。

再複雜一點,比如在一個展覽的場景裏面,買家如何和賣家進行匹配,這時候AI根據用戶的標籤、歷史行為習慣和興趣愛好等匹配買家和賣家,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

1

總結最佳實踐,用流程化創新引領會展行業標準化。

總結最佳實踐,用流程化創新引領會展行業標準化。
總結最佳實踐,用流程化創新引領會展行業標準化。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e3057a034b2a44f4a0bb16163136a75c.mp4
從對行業的貢獻來講,以前辦會、辦展的流程其實並不是標準化的,每一場展會都是不一樣的,或者説,主辦方認為它是不一樣的,但實際上,辦會、辦展其實是大同小異的。那“31會議”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把辦會、辦展的流程通過軟體來標準化。也就是説A公司辦會、辦展使用這套流程,B公司辦會、辦展也使用這套流程,裏面個性化的需求可能不一樣,但共性的流程規範是一樣的。如果用比較學術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我們總結了這個行業的最佳實踐,把它固化成數字化的流程。任何一個人只要用“31會議”的軟體辦會、辦展,都比較容易達到80分以上的水平。
1

數字化技術革新會展業——效率與體驗的雙重飛躍。

數字化技術革新會展業——效率與體驗的雙重飛躍。
數字化技術革新會展業——效率與體驗的雙重飛躍。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5023f10a9fc74affb1e85c6ff06f2932.mp4

對整個行業裏面的變革,體感比較明顯的,第一個就是主辦方的效率,因為使用軟體與不使用軟體是兩樣的,應用好的軟體與不好的軟體也是兩樣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參會人的自助服務體驗,以前的觀眾或參會人在去參加的時候,很多服務是沒有辦法自己去完成。比如説給觀眾或參會人的微信推送一個小程序,或者是通過短信裏面發送H5或者小程序鏈結,當觀眾或參會人點進去之後,可以自助辦理很多事情,包括自己買票、自己定行程、自己簽到、打印證件等很多事情,這些稱為自助服務。以前沒有自助服務的概念,因為觀眾或參會人在移動端是沒有入口的。

所以,從核心來講,從“31會議”成立到今天,一直有兩個核心關鍵詞沒有變,一個是效率,一個是體驗。效率無非是主辦方這一側的管理效率,再延伸到服務方、參會人和整個産業鏈的效率。“31會議”協同的不僅僅是三方,可能是多方,希望用數字化手段協調多方,去提升各方的協同效率,提升參會人或者觀眾的體驗。在這個基礎上主承辦會積累很多數據,通過數據獲得洞察,反過來去改善效率和提升體驗,我覺得這是最根本的一件事情。

1

啟航未來:拓展、融合、規範、培育。

啟航未來:拓展、融合、規範、培育。
啟航未來:拓展、融合、規範、培育。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00b7452eb44f4ac2b1b45cd46b6f2e62.mp4

“31會議”目前還是一家創業公司,我們還在很努力地提升我們的各項能力去服務客戶。

第一,我想説一下“31會議”的布局,整個布局從地理方面來講,首先把我們大中華區的用戶要服務好,其次我們現在正在尋找機會出海,無論是東南亞也好,還是中東、中亞、日韓、包括其他的一些區域也好。

第二,從産品上來講,我們要去覆蓋更多的場景。剛才講到了會展場景裏面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做的還不夠,這些不足之處我們還是需要去大力提升。隨着“31會議”的産品和服務考慮出海,産品的國際化也是要考慮的,因為國際化的交互,國際化的應用環境,包括支付環境、法規環境都是不一樣的。

第三,我剛才提到,軟體是會展行業標準、最佳實踐的沉澱,同時這個最佳實踐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把我們的産品繼續標準化 。這種標準不僅是“31會議”的企業標準,還是我們正在聯合行業協會一起去推動的行業標準。同時把這些標準跟“31會議”的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去推廣,讓更多的用戶能使用到這樣的産品。在這方面做了兩項工作,在産業界推廣數字會展的培訓課程和軟體系統。

同時,第四方面,我們通過我們自己,還有合作夥伴,讓數字會展課程和軟體系統全面覆蓋國內從高職到大專到本科一直到研究生的、開設會展專業的院校。我們也即將出版第一本在國內來講質量相對較高的會展數字化的教材, 我們希望為這個行業培養更多的會展數字化人才、更好的軟體系統、更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1

擁抱會展活動,對抗後工業時代的群體性孤獨。

擁抱會展活動,對抗後工業時代的群體性孤獨。
擁抱會展活動,對抗後工業時代的群體性孤獨。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41015/e5385f04743945f4b3ea95673be4b749.mp4

我想重復一下我一直以來跟會展行業同仁分享的,在人工智能時代也好,在數字化時代也好,生産力會越來越發達。人在這個時代裏面會面臨兩個很大的困境,第一個就是人的空閒時間會越來越多,那空閒時間做什麼?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一件事情。

第二個就是人的這種群體性孤獨會變得越來越多,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現象,這是後工業時代或者在現在這個時代裏面大家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我認為人類未來一定是要有更多的面對面的社交機會,即便線上的連接多了,難免大家也會覺得很無聊,我們一定要有更多的線下連接的機會,就是面對面見面的機會。我認為我們的會展行業和會展人應該為此而努力,只有這樣,我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彼此的存在。

作為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數字會展工作委員會的主任,我呼籲大家要擁抱新的技術來改善會展的體驗,去擁抱AI、擁抱數字化、擁抱VR、擁抱數字人等等所有新的東西,把它用到我們的會展場景裏面,去改善會展的效率、體驗、協同等。

萬濤
31會議CEO、聯合創始人。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數字會展工作委員會主任 ;畢業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軟體專業;曾任AMT(國內知名IT諮詢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及軟體子公司總經理。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