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桂雨杏林項目以綠色精益之筆繪就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新標杆-新華網
2025 11/19 15:43:35
來源:中建新疆建工四建

中建新疆建工桂雨杏林項目以綠色精益之筆繪就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新標杆

字體:

  岷江水潤,青城疊翠,都江堰滋養下的“金溫江”,孕育着成都平原最優越的生態基底。距成都市中心37公里、溫江城區18公里的“北林”生態涵養區,15萬畝花木鋪就“翡翠綠毯”,41.26%的林木覆蓋率冠絕全城,金馬河、江安河穿流而過,水質澄凈。中建新疆建工承建的桂雨杏林項目,便植根這片生態沃土,坐擁山水勝景與非遺文脈,以精益建造為引擎,在川西大地上書寫着建築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答卷。​

  在建築行業向綠色化、工業化、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桂雨杏林項目錨定“精益築造、集體攻堅”目標,以工藝革新破局、資源循環賦能、精益管理提效、團隊聚力鑄魂,將精益理念貫穿施工全鏈條,在複雜地質條件與高標準建設要求下,打造出兼具品質、效益與生態價值的示範工程。

  (一)工藝創新破難題,技術攻堅顯擔當

  溫江項目團隊建設過程中,直面複雜地質桎梏與工藝卡點,以技術為刃、以創新為鑰,盡顯硬核攻堅實力。基坑支護階段,原設計土釘墻方案因連砂石地質難以成孔,團隊集思廣益、精準研判,創新採用“跟管注漿+抗浮錨桿”組合工藝,成功破解地質難題,徹底規避塌孔與側壁坍塌風險,為基礎施工築牢安全防線、保障連續推進。​

  後續施工過程中,項目通過深化設計與多方協同,精準把控墊層澆築精度與材料特性,優化砂漿找平層施工方案,實現流程精簡與效率提升,盡顯專業智慧;將原懸挑腳手架優化為落地式腳手架,不僅實現主體結構與外墻裝飾同步施工,更顯著降低吊籃設備投入成本與高空作業安全風險,達成安全、工期、成本的三重最優解。

  (二)綠色施工踐初心,資源循環見實效

  為將綠色發展理念深度融入建造全鏈條,溫江項目團隊以資源循環利用與工藝迭代升級,交出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亮眼答卷。團隊通過優化地下室底板防水設計,將原有卷材方案升級為TPO與高分子膜基卷材組合,進一步提升了防水可靠性,真正實現“點廢成金”的綠色轉型。

  (三)精益管理促協同,系統優化提效能

  項目管理團隊秉持“全流程精益”理念,注重系統協同與流程閉環,構建“設計對接—施工組織—質量驗收”全鏈條管理體系。在與業主、設計院深度協同對接的基礎上,團隊推動多項設計優化落地,將鋼筋頭、混凝土廢渣等“廢棄物”精準加工為後澆帶封邊板、預製磚、試塊保護籠等小型構件,累計節約混凝土50立方米,達成效率與環保雙重躍升,讓精益管理真正轉化為實打實的發展效能。

  (四)團隊聚力鑄精品,共建共享樹標杆

  為打破部門壁壘、激發全員動能,項目創新構建“三級協同機制”,同步開展“崗位技能比武”“質量標兵評選”,在比學趕超中夯實精益施工基礎。項目團隊聯合水電班組常態化開展“建證未來”志願服務活動,主動承擔項目周邊社區的管線檢修工作,將“精益服務”的理念延伸至工程之外。

  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挑戰,項目全體員工在施工一線奮戰,提前3天完成地下室頂板澆築任務。項目着力打造“職工書屋”與“精益講堂”,邀請行業專家開展技術培訓,組織員工分享精益實踐心得,不僅推動項目實現優質履約,更培育出一支懂技術、善協作、肯攻堅的精益建造隊伍。

  溫江項目以系統化的精益實踐,詮釋了“精益建造”不僅是工藝與技術的革新,更是團隊協作、資源整合與管理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推動建築業綠色化、工業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的今天,溫江項目用行動證明了唯有集體攻堅、全員精益,方能鑄就時代所需的品質工程、綠色工程與示範工程。(通訊員 王書奇)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