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年齡幹什麼事兒,似乎成了一條人生鐵律。
那麼,50歲,該幹什麼事兒?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可能就是安穩,把現有工作幹好,把家庭照顧好,把孩子養育好,直到退休。
然而,年近50歲的趙雷卻選擇了辭職,玩起摩托車越野運動,今年加入鼎新銅業沸鐵拉力車隊,參加2025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

鼎新銅業沸鐵拉力車隊車手26號趙雷在本屆環塔拉力賽比賽中。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周鵬攝
目前,趙雷拿上摩托車駕照還不到一年,是環塔拉力賽賽齡最短的車手。對此,可能有人會説,都這把年紀了,體力已不比年輕人,何苦還要去花錢買罪受?
但趙雷卻不這麼認為,他將環塔拉力賽視為重塑自我的一次機會,“我不是來挑戰環塔,是來挑戰自己!”
事實上,環塔拉力賽陣容裏,年齡50歲左右的賽手,不止有趙雷,還有韓魏、張力斌、方明集、吳京、劉彥貴、鹿丙龍等。

領航員寇洪濤(左)、車手梁鈺祥(中)、車手吳京(右)在賽前合影。受訪者供圖
梳理今年參賽選手名單,其實50歲左右根本都算不上大齡。今年環塔拉力賽陣容裏還有年齡在60歲左右和70歲左右的賽手,包括梁鈺祥、左小兵、趙玉喬等。
71歲梁鈺祥,是環塔拉力賽中最大年齡賽手,被尊稱為梁伯。
可能在大多數人認知裏,梁伯這個年齡,應該在家帶孫子了,但梁伯卻偏偏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梁伯身上有很多年輕人才有的標籤:熱愛賽車,還熱愛滑板、健身、漂移,是成都體育圈有名的“老頑童”。本屆環塔拉力賽中,梁伯接受採訪時還向年輕人秀起8塊腹肌和人魚線。
事實上,梁伯50歲才開始運動,曾經胃穿孔、腰椎間盤突出,困擾他大半生。2008年,54歲的梁伯首次參加環塔拉力賽;65歲時,還挑戰了達喀爾拉力賽,成為該賽事中國最年長完賽車手;68歲時,又玩起陸地沖浪,多個炫技視頻在互聯網上火了。
今年,梁伯第十次參加環塔拉力賽,是環塔拉力賽記者追着採訪的明星車手。 “別把自己當老人,停下來的車才會生銹,奔跑的機器會越磨越亮。”梁伯説,生活不是取悅別人,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取悅自己。
67歲車手左小兵出生於陜西,1995年來到新疆做銷售代表,因為平時工作壓力大、應酬多,身體素質慢慢變差,2000年開始,左小兵選擇徒步登山,5年後因為膝蓋疼,醫生告訴他再也不能登山,他的業餘愛好從登山轉變成越野自駕。
2007年,左小兵首次參加環塔拉力賽。那時,很多人以為車上安個防滾架、裝一個旅游加強版減震器,把車子支得高高的就可以參賽了,左小兵自己改造了一輛陸豐賽車征戰環塔。
後來,左小兵每年都參加環塔拉力賽,但每年都逃不出車壞在半道上的魔咒,直到2017年,年近60歲才如願以償,終於登上收車&,大家以為他不再來了,但他沒有就此收心,仍然每年出現在環塔拉力賽賽場。
如今,左小兵已跟着環塔拉力賽跑了18年,18年來做過賽手,也做過車隊管家。儼然,環塔拉力賽已成為左小兵生活重要組成部分,“跟着環塔,已來不及年輕了,那就選擇認真的老去。”左小兵説。
跟左小兵一樣,今年59歲的趙玉喬,也是2007年參加環塔拉力賽的,也是環塔拉力賽10餘年的“老炮”。在趙玉喬看來,環塔拉力賽是修煉心性的地方,“以前的我,很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發火。”趙玉喬説,通過環塔拉力賽的磨礪,收穫了很多不曾擁有的體悟,比如平和面對困難,包容他人錯誤。
新疆環塔汽摩運動俱樂部統計,今年汽車組有一半選手年齡都在40歲-60歲。20年環塔拉力賽已不僅僅是專業性體育賽事,更是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不少車手照亮新的人生征程。

方明集(右)帶着兒子方響亮(左)一起出征環塔拉力賽。方明集供圖
當然,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説,參加不了環塔拉力賽。
但也可以通過環塔照照自己。是否還有奮鬥拼搏勁頭?是不是天天都盼著早點退休怡享晚年?是不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50歲是一個坎,職場上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因為這個年齡已是“説老不老,説小不小”;同樣,生活中,50歲也是一個掙扎的年齡,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也許這個年紀的你,孩子還沒大學畢業,而自己已一身疾病糾纏,陷入迷茫。
但比起梁伯,年過半百又算得了什麼?
人,不管到了任何年齡,一定要有夢想,要有追求,如果沒有夢,沒有追求,哪怕只有二三十歲,精神也會“生銹”。
50歲又算什麼?就算沒有驚世駭俗的本事,這個年紀,也寧可做一個平凡人,也絕不做一個平庸人!(文/於江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