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治區文物局獲悉,近日,由中國新疆選送的48件文物在日本京都開幕的“世界遺産——大絲綢之路”巡展亮相。
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寶相花紋小木罐。資料圖
自治區文物局局長李軍介紹,該展覽展出新疆一級文物21件,包括昭蘇縣波馬古墓出土的隋唐鑲嵌紅瑪瑙虎柄金盃、且末縣扎滾魯克3號墓出土的春秋棕色尖頂氈帽等;二級文物8件,包括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寶相花紋小木罐等。
“古代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加深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推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共同繁榮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李軍説,展覽旨在深度挖掘和展示絲路文化,回眸絲綢之路的繁榮與滄桑,引導觀眾感受絲綢之路對中日兩國文化産生的深遠影響,進而闡釋絲綢之路對當今世界的現實價值。
且末縣扎滾魯克3號墓出土的春秋棕色尖頂氈帽。資料圖
展覽共展出中國27家文博機構的230余件/組館藏精品文物,是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後,首次在海外舉辦的大型絲綢之路專題文物展覽。該展覽自2023年在東京富士美術館首展以來,已完成日本六地巡展,觀展突破25萬人次。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2月2日。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