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記者在皮山縣、於田縣沙漠鎖邊現場看到,塔克拉瑪幹沙漠鎖邊建設目前進入“最後一公里”。28日上午,鎖邊“合龍”將在於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區進行。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被稱為“死亡之海”。新疆各族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已經在環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構築起一道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剩餘285公里空白區域集中在沙漠南部風沙危害最深、條件最惡劣的區域。
27日上午,記者在皮山縣科克鐵熱克鎮至葉城縣方向沙漠鎖邊任務現場看到,隨着工人把最後一段蘆葦簾捆綁完成,皮山縣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鎖邊任務完成。塔克拉瑪幹沙漠鎖邊空白區目前只剩下於田縣“最後一公里”尚未完成。
皮山縣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是風沙天氣最為頻繁的縣市之一。皮山縣有65公里空白區鎖邊任務,其中皮山縣科克鐵熱克鎮至葉城縣方向空白區是鎖邊工程的主戰場。
“該區域主要為礫石戈壁,流沙包間距大,普通的草方格容易被流沙覆蓋,新疆林業科學院專家根據實際選用高立式沙障方格,能起到防風阻沙作用,還能保護鐵路、公路等重要設施。”皮山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培及説。
自鎖邊工程啟動以來,皮山縣已先後投入機械1.37萬餘&次,參與人員2.18萬餘人次,確保了鎖邊任務的如期完成。
於田縣沙漠鎖邊“合龍”點位於萬花園防沙治沙區,現場工作人員正忙着栽種梭梭、紅柳等樹苗,穩步向“合龍”點推進。
“於田縣鎖邊空白區達76公里,佔整個塔克拉瑪幹沙漠鎖邊空白區任務的26.6%。”於田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賈存鵬説,28日“合龍”當天,於田縣將組織幹部群眾60餘人,採用人工栽種樹苗方式,為塔克拉瑪幹285公里沙漠鎖邊“合龍”畫上完美句號。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