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郎部落”體驗刀郎文化-新華網
2024 10/12 13:02:17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在“刀郎部落”體驗刀郎文化

字體:
 

  “今天,我們在刀郎部落舉辦一場盛大的刀郎麥西熱甫,你們準備好了嗎?”近日,在阿瓦提縣刀郎部落景區,伴隨着刀郎木卡姆樂聲,來自阿瓦提縣的民間藝人和縣文化館、景區的演員跳起剛勁有力、熱情豪放的刀郎麥西熱甫。演出過程中,不時有駝隊、小毛驢、大白鵝串場,浙江游客魏凌琪被熱鬧的音樂聲吸引過來,舉起手機不停拍攝,一旁的老伴廖成貴看到精彩處則不斷鼓掌、叫好。

在刀郎部落景區,演員表演剛勁有力、熱情豪放的麥西熱甫。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這麼熱情奔放的新疆歌舞,太感染人了。”在舞蹈演員的邀約下,魏凌琪歡快地擺動手臂,跟着音樂節拍舞動起來。

  阿瓦提縣是刀郎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佔地8300畝的刀郎部落景區是刀郎人曾經的駐留之地。該景區以5000余畝千年原始胡楊林為背景,以刀郎民俗文化為主題,打造了刀郎文化起源館、刀郎文化體驗館、手工藝術品區、千年胡楊區等,全面展現了刀郎人的建築、飲食、手工製作及生活民俗,吸引了疆內外游客前來休閒、觀光。

  “文化是景區的靈魂,我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把記憶中的淳樸、善良、美好的刀郎文化留住。”阿瓦提刀郎部落景區董事長王小平説。

  王小平從小生活在刀郎人聚集的村落。2001年,阿瓦提縣招商引資,想開發一個旅游景點。2004年,王小平拿出全部積蓄200多萬元,建起這個位於綠洲中心的刀郎部落景區。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訴説着刀郎人的故事。刀郎文化起源館中展出的古老器具、錢幣、文牘、書籍等物品浸透着歲月的洗禮。刀郎民俗村裏,雕刻、手工紡織、花氈製作、榨油等手工小作坊,展示着刀郎人數百年來的生産生活方式;每天上演的刀郎麥西熱甫,使游客們既能觀賞刀郎歌舞,又可以與刀郎藝人們近距離互動……

觀眾在刀郎文化體驗館參觀。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刀郎部落景區作為新疆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展示內容大部分都與非遺有關,其中刀郎木卡姆、刀郎麥西熱甫、刀郎熱瓦普藝術、穆塞萊斯釀造工藝等列入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王小平説,景區還引進了木器作坊、鐵匠舖、手工陶器等特色手工藝加工展示項目,積極吸納周邊村民進景區就業。如今景區有了130多人的旅游從業隊伍,還有100多人在景區開店做生意,售賣特色手工藝品和農副産品,吃上了旅游飯。

  今年31歲的地力夏提·吐爾洪在景區工作已經13年,如今是景區演藝部部長,4年前他的愛人木克熱木·阿布都熱依木也來到景區工作,夫妻二人每月收入上萬元。“景區發展越來越好,我們在這裡工作生活,就像在家一樣舒心。”地力夏提説。

  如今,曾經荒涼的村落變成了游人如織的旅游景區,年客流量從最初的3萬人次,增至去年的30萬人次,年營業額達1300多萬元。每日臨近黃昏,仍有游客坐著馬車,在悠揚的鈴聲中領略刀郎部落的別樣風情。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