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9點20分,由和田發往烏魯木齊的7558次列車從和田站駛出,車廂巡視、治安防範、消防檢查、安全宣傳、服務旅客……迪裏亞爾·皮爾東開啟了日常值乘工作。
迪裏亞爾·皮爾東是庫爾勒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乘務一大隊的民警,負責7558次的乘務工作已有7年了,他精通漢語和維吾爾語,每月他有一多半的時間“住”在列車上。“
“顏色相同、款式相近的背包不要放置在一起,吸煙需要到列車過道處,接開水、上衞生間時貴重物品要隨身攜帶……”迪裏亞爾·皮爾東一邊高聲提醒大家做好安全防護,開展消防安全、防盜知識、防電詐宣傳,一邊幫助體弱的旅客放好行李。十八節車廂,從車尾巡查到車頭,要花費兩個多個小時。
“巴郎,巴郎!上次太謝謝你了!”正當迪裏亞爾·皮爾東走到7號車廂處,一名維吾爾族阿姨激動地上前握住他的手,不停道謝。“上次多虧了你,要不然,要不然......”話還未説完,眼淚已經打濕了面龐。
原來,今年5月份這位阿姨帶着患癌症的兒子乘坐7558次列車去魯木齊化療時,列車從焉耆站發車後,她驚恐地發現自己的黑色背包竟然不翼而飛!包裏裝着孩子患病5年來的所有病歷,一旦弄丟,到醫院後很難第一時間讓醫生了解病情並給出最佳治療方案。
精神接近崩潰的她立刻找到乘警求助。了解詳細情況後,迪裏亞爾·皮爾東判斷應該是被哪位下車的旅客錯拿了,他迅速尋求綜合指揮室的幫助。線上線下協調聯動,走訪附近旅客、調取車廂監控、排查乘降人員、電話溝通問詢,查詢60余G監控影像,排查120余名上下車乘客,終於經過2個半小時的不懈努力,找到了在庫爾勒站匆忙下車錯拿背包的小夥子,並協調隨後從庫爾勒站發車的城際列車乘警將背包帶到烏魯木齊站。
乘警迪力亞爾向旅客介紹並展示無花果罐頭。武隴慧攝
為了不耽誤母子倆就醫,7558次列車於當天18時05分終到烏魯木齊站後,迪裏亞爾·皮爾東讓阿姨先帶着兒子去醫院檢查,自己留在站內等待背包的到來。20時48分,城際列車剛剛停穩,早早等在站&上的迪裏亞爾·皮爾東飛速跑上前接過這只重要的背包。21時35分,滿頭大汗的迪裏亞爾·皮爾東在醫院走廊裏將手中的包鄭重交給阿姨。
沒想到這次竟然又碰面了。“那都是我應該做的,阿姨,有啥需要幫助的及時告訴就行!”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安撫了阿姨的情緒後,迪裏亞爾·皮爾東繼續巡視車廂。
當7558次列車緩緩駛入皮山站時,在列車上執勤的乘警迪裏亞爾·皮爾東一邊通過對講機通報列車情況,一邊向候車室跑去。“吐迪麥麥提大哥昨晚就告訴我他們這次帶的貨物比較多,我要幫他們搬一下。”每次沿途農戶上車時,迪裏亞爾·皮爾東總要主動幫群眾搬運貨物。
為了幫助沿線居民增收致富,自2020年起,由和田開往烏魯木齊的7558次列車會根據農時、客流等情況,在車廂裏定期組織“流動巴扎”。在“流動巴扎”上會有村民演奏麥西來甫樂曲(維吾爾族人民集取樂、品行教育、聚餐為一體的民間娛樂活動,是一種非遺文化),還有沿線群眾售賣自家産的農副産品和手工藝品。按照慣例,這一天恰巧是列車上的“巴扎日”。
在完成本職工作之餘,迪裏亞爾·皮爾東經常在列車上的商品貿易中擔任“翻譯”的角色,久而久之便成了這趟列車上的“金牌導購”。“7558/7557次列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唯一的一對公益小慢車,我們在確保列車的治安秩序良好的同時,還能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幫助農戶增加家庭收入!”乘警支隊乘務一大隊隊長任龍説。
“迪裏亞爾好樣的,前幾次還幫我換了零錢!”吐迪麥麥提的誇讚讓迪裏亞爾·皮爾東略有羞澀。一年前,吐迪麥麥提乘坐火車去烏魯木齊時不慎丟失了身份證,被旅客撿到後交給了迪裏亞爾·皮爾東,當迪裏亞爾·皮爾東在擁擠的車廂裏找到吐迪麥麥提並將身份證交還給他時,友誼的種子便在兩人心中生根發芽。
原來,在這趟列車上售賣特産的農戶中有一部分是老人,習慣用紙幣交易,而車上買東西的旅客也不是每人都攜帶現金,而且列車途經路段部分地區網絡信號比較微弱,影響手機支付,在那時,零錢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每次值乘前,迪裏亞爾·皮爾東都會專門準備一些零錢。
“列車巴扎,現在開始!”一切就緒後,列車長坡拉提汗宣布活動正式開始。手持各類樂器的村民們演奏起樂曲,而在沿線上車的農戶們則紛紛擺出裝在禮盒裏的月餅、成箱的石榴、無花果罐頭、毛毯、手鏈等産品吆喝叫賣。
“哇!快看,這個毛毯好美!”旅客們被手工藝品吸引,驚嘆連連,紛紛起身詢價。“列車即將到站,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迪裏亞爾·皮爾東一邊提醒道,一邊指着毛毯介紹着,“這件馬甲的材質是駝絨的,手工縫製需要兩天時間。”
“迪裏亞爾,幫我給那邊的旅客嘗一下。”接過來自皮山的“石榴大叔”吐迪麥麥提裝滿石榴的竹筐,迪裏亞爾·皮爾東又變成“石榴哥”熱情地招呼着旅客。“這是新疆皮亞曼石榴,味道好的很,可以隨便嘗,歡迎購買!”
在列車廣播指引下慕名而來的旅客絡繹不絕,購銷兩旺,叫賣聲、詢價聲、吆喝聲與樂聲、笑聲連成一片。自開行以來,鐵軌上的“流動巴扎”幫助南疆居民售出上百萬元的各類産品。
今年以來,借助社交媒體的傳播,在“流動巴扎”售賣自家産品的農戶銷售額持續攀高,熱度蹭蹭漲。
“這一趟盈利有3000多元。”在阿圖什站下車時,“無花果大叔”依馬買買提·賽帕爾已經賣完了所有産品,“下次還要來!”説着,那張臉的褶皺仿佛被打開,洋溢着光彩。他身邊售賣手工製品的大姐説,村裏有不少人都在列車巴扎上賣貨,“比縣裏集市生意還好!”
旁邊一位等待下車的旅客説,他已經是第二次在車上買東西了,去年冬天買了核桃,品質非常好。
小慢車一路穿越進入了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忙活完手頭的工作,迪裏亞爾·皮爾東總會和車廂裏背着行囊的老漢、返鄉的小夥嘮上幾句家常,一來二去相互間走得近了,迪裏亞爾的安全提醒、防電詐提示更贏得了大家的理解與支持。兩年裏,迪裏亞爾累計抓獲網上在逃人員4名、受理報警求助330余起,開展為民服務好人好事400余件,找回旅客遺失貴重物品90余件,總價值44萬餘元,
秋分時節,沿途胡楊林漸黃,站在列車車窗眺望,這塊土地生機勃勃。迪裏亞爾説:“之前窗外的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現在建起了很多新房,我在火車上這些年親眼看到了南疆的發展變化。”
第二天18時09分,列車安全停靠在烏魯木齊站,結束了一路向北的旅程,迪裏亞爾將繼續守護7558次列車一路向南,駛回和田站,溫暖旅途的故事,仍在續寫。(武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