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河子大學召開座談會,思政課教師和學生代表齊聚一堂,暢談思政課教與學的經驗和收穫,為學校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出謀劃策。
自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以來,石河子大學圍繞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新時代戍邊人這一任務,着力打造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人生“金課”。
石河子大學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建成1個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4個兵團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以此為依託,打造了一批具有鮮明兵團特色的思政“金課”,定期在全兵團做教學展示,形成“人人有示範、堂堂有精品、門門有金課、課課有名師”的課程建設新局面。學校2門課程獲批國家一流課程,《兵團精神育人課程改革與實踐》獲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利用兵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實踐教學是石河子大學思政課教師們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的重要法寶。近年來,學校創造性拓展育人空間,先後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第八師軍墾第一連、第十師一八五團軍武哨所等地掛牌了十余個“兵團精神育人實踐教育基地”,打造了“可聽、可視、可感、可踐行”的“實境課堂”,引導學生在學習與探索、體驗與感悟中,實現入腦入心。

在軍墾第一連,學生們一人扶犁,八人拉犁,學習老一輩軍墾戰士肩扛手拉的方式開墾荒地;在魏德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們與時代楷模握手,暢談理想與信仰,參加特別的升旗儀式;在軍墾博物館,學生們走近軍墾文物,聆聽兵團人屯墾戍邊的光輝歷史……沉浸式體驗讓青年們由衷感嘆兵團屯墾戍邊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
為了讓思政課更有針對性和感染力,石河子大學還聘請魏德友、馬軍武、李夢桃、金茂芳等一批政治強、情懷深、人格正的兵團英模擔任校外思政導師,依託“兵團精神大講堂”“未名山大講堂”等名師課堂,讓他們為師生講述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邊疆的青春經歷和感人故事。
目前,石河子大學立足兵團、彰顯特色,除了國家規定的思政課程外,已形成了以國家一流課程“兵團精神育人—名師思政導航”為品牌,以“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史”“走進兵團”等為基礎的兵團精神系列思政課體系,通過精品課程打造、實境課堂培育、名師引領帶動,讓兵團精神在大學生心中深深扎根。近些年來,將近60%的畢業生留在新疆和兵團建功立業,為邊疆的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