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萬物並秀。走進八師一四三團,只見田野上,麥浪滾滾,機聲隆隆;果園裏,蟠桃滿樹,果香撲鼻;連隊裏,道路整潔,屋舍儼然……一幅“業興、連美、人和、共富”的新時代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諄諄囑託,重若千鈞。兩年來,在兵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四三團牢記囑託、銘記關懷、感恩奮進,産業持續快速發展,連隊面貌日新月異,職工收入連年增長,社會治理有力有效,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興民産業旺起來
綠樹陰濃夏日長,又是一年蟠桃香。7月,正是蟠桃成熟的季節,一四三團九連的蟠桃園裏,又紅又大的蟠桃挂滿枝頭,種植戶麻利地摘桃、分揀、稱重、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一四三團蟠桃是塊‘金字招牌’,不愁賣。今年我種了十幾個品種的蟠桃,從6月下旬到8月底,天天有桃!”九連職工倪澤寒一邊將蟠桃打包裝箱,一邊告訴記者,“團場為林果大道沿線的商鋪通水通電,還免費安裝伸縮遮涼棚。如今,新桃上市,林果大道成為熱門打卡點。”
一四三團素有“中國蟠桃之鄉”的美稱。近年來,該團不斷引進蟠桃新品種、設立專家工作站、開展技術服務指導、打造區域品牌,為蟠桃産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023年,一四三團蟠桃園畝均效益突破4000元,種植戶個個喜笑顏開。
産業強,則經濟強。“我們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大力實施林果精品、畜牧振興、種業提質、糧食高産創建、工業增效、服務業拓展六大工程,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一四三團黨委書記、政委王勇説。
如今,這片熱土迸發出更多新活力、呈現更多新氣象——制種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畝均效益突破2000元;大力推廣小麥“縮行增株”和“井”字形播種技術,2023年冬小麥平均畝産達711.7公斤,最高單産達894.3公斤;引進龍頭企業,帶動職工群眾發展肉雞養殖産業,全團建成標準生雞養殖圈舍49棟,肉雞年出欄量可達450萬羽……
一個個蓬勃發展的産業,正引領職工群眾過上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一四三團職均收入達9.97萬元,較上年增長12%,連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9萬元,較上年增長8%。
生活環境美起來
深呼吸、左開腳、扎穩馬步……清晨,家住一四三團10小區的退休職工馬桂英身着練功服來到該團軍墾林蔭公園,氣定神閒地練起太極拳。傍晚,管弦樂愛好者王全新和他的同伴們邊彈奏樂器,邊欣賞美景,享受休閒時光。“推窗看見綠、出門即見園、轉角遇見美,這樣的環境就是我們嚮往的美好生活。”王全新説。
在花園鎮區新建6個停車場,完成3個鎮區供熱鍋爐和管網提標改造,實施林蔭公園三期、養老院、花園新區幼兒園等一批民生工程……兩年來,一四三團大力實施城鎮更新行動,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有效提升城鎮的功能和“顏值”。
與此同時,以和美連隊創建為抓手,一四三團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下沉,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兩年來,一四三團硬化連隊內部道路71公里,極大方便了職工群眾生産生活;大力實施全域綠化工程,堅持條田林、莊園林、公益林一起抓,栽植各類苗木27萬餘株;紫泥泉三連新建百姓大舞&及特色農産品交易市場,有力促進牧工增收致富……如今,城鄉和諧的田園式家園在火熱實踐中特徵更加明顯、底色更加鮮亮、內涵更加豐富。
“連隊把陳年的建築垃圾都清走了,還栽了好多白蠟樹、海棠樹,環境越來越好,在連隊居住生活,舒心!”一四三團八連職工李鄒強告訴記者,自“百連示範工程”實施以來,連隊面貌煥然一新,大夥兒更加熱愛自己生活的家園。
基層治理強起來
今年5月,一四三團九連3名職工在連隊舉辦的“美麗庭院”評選活動中脫穎而出,喜獲電動料理機,讓大家羨慕不已。
2023年以來,九連在連規民約的基礎上,創新實施管理積分制,對在“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等方面表現突出的職工給予表彰和獎勵,通過典型帶動,引導職工群眾共建美麗連隊。
“連隊按照積分高低評出獎項,利用每週一早上升國旗之後的時間及職工大會舉行頒獎儀式,黨員帶頭,讓更多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其中,激發人人爭當文明職工的積極性。”九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張權告訴記者,如今,職工們紛紛行動起來,主動美化庭院環境、參與連隊公益活動,推動連隊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階。
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氛圍,得益於一四三團打造強有力的“紅色引擎”。近年來,一四三團先後改造提升11個連隊基層陣地,完成39個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各級黨組織被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有力保障和支撐了團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繼續抓好賡續紅色血脈、打造城鄉和諧的田園式家園、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點任務,為高質量推進中國現代化兵團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王勇説。(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優、通訊員 王奇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