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
今年以來,兵團各師市認真貫徹落實兵團黨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百連示範工程”為突破口,打造有形、有感、有效的示範連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在“接二連三”上下功夫,促進職工群眾增收致富,為高質量推進連隊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聚力優勢産業 拓寬增收渠道
海力力·克力木口述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史進 通訊員張桂萍整理

7月2日,海力力·克力木查看牛的飼草情況。張桂萍 攝
我叫海力力·克力木,是三師五十三團二連的居民,説起近些年自家的變化,難掩內心的激動。我從當初的貧困戶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這要感謝兵團&&的惠民政策。今年年初,連隊“兩委”成員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兵團將實施“百連示範工程”,要加大發展各連隊優勢特色産業力度,這就意味着我們能乘着惠民政策的東風,拓寬增收渠道,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我是連隊的老居民了。過去,我們一家五口人全靠種幾十畝棉花地維持生活,我和妻子偶爾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前幾年,連隊對居住區進行綜合改造,我們從低矮的土坯房搬到了水電暖設施齊全的新房。有了優美的居住環境,連隊“兩委”成員開始思考如何幫職工群眾提高收入水平。
連隊“兩委”成員幫我協調解決養殖棚圈缺少的問題,&&購買飼草,還與團裏的技術員一起到我家教我科學養殖的方法,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在連隊“兩委”成員的幫助下,我的養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養殖規模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不到20隻羊、兩頭牛發展到現在育肥羊200多只、牛60頭,牛羊育肥每年的收入超過20萬元。
收入多了,我也想幫助鄰居增收。前幾年,我的鄰居吐遜·依明家的日子不好過,我想幫幫他,於是找他談心,讓他到我的養殖場裏當養殖技術員。現在,他把我的養殖場裏的牛羊養得膘肥體壯,每月固定有3000元的收入。同時,他在家裏也開始發展養殖業,外加種植棉花的收入,一年能收入10萬多元。
如今,在連隊“兩委”成員的帶領下,我所在的二連已經是五十三團遠近聞名的養殖大連隊了。依託連隊不斷壯大産業的發展思路,我思考着怎樣才能延伸自家的“産業鏈”。連隊發展養殖業的職工群眾越來越多,需要的飼草就會增多,我&&阿克蘇、庫爾勒等地的客商在秋季收購牧草,經過儲藏,在冬季牧草短缺時以略高於收購價投放市場,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如今,二連有336戶居民走上了多元增收之路。這些年,連隊已有蔬菜大棚277座、陸地蔬菜168畝、杏樹2萬餘棵、葡萄樹8000余棵,黨支部領辦合作社1家,林下養殖存欄量2.5萬羽,農機戶、個體工商戶等超過40家。
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連隊農業生産經營環境越來越好,我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未來,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學習新理念、新技術,在幹事創業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應用先進農技 助力産業發展
楊忠兵口述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史進 通訊員於三整理

7月2日,楊忠兵查看大棚蔬菜長勢。 胡阿尼西·巴合提 攝
我叫楊忠兵,是六師芳草湖農場農業和林業草原中心的工作人員,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農場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轉眼32年過去了,我看見了先進農技推動農作物産量增加的喜人成果,感受到先進農技給職工群眾農業生産帶來的便利和實惠。芳草湖農場二十四連和三十連成了兵團“百連示範工程”中的示範連隊,我深感驕傲。
二十四連交通便利,連隊總面積8.67平方公里,以種植棉花為主,以種植西瓜、葡萄樹、桃樹為輔,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黃豆、玉米為輔。近年來,通過科學種植,連隊職均收入達4.6萬元。
一直以來,芳草湖農場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出發,將部分沙化、鹽鹼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停止耕種,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因地制宜植樹造林。近年,我們通過實地檢驗分析,將二十四連1000畝低産田進行退耕還林,大力發展特色林業産業和林下經濟,通過加強農技服務,引進企業投資1500萬元種植香妃果樹。每到收穫季,一棵棵果樹枝繁葉茂,碩果纍纍,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助力了連隊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二十四連憑藉良好的“底色”,以“農文旅+産業融合”為發展方向,着力打造集民宿、採摘、觀光、旅游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新連隊“芳草公社”。該連隊有香妃海棠園,中華壽桃、油桃等桃園,特色林果園及蔬菜種植企業1家,民宿、餐飲等服務業項目正在火熱實施中,示範效果良好。
三十連位於“甘莫路”沿線,以種植棉花為主,以養殖牛羊為輔。近年來,在農場黨委的大力支持下,三十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並實現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現在,我們通過操控手機就可掌握農田裏害蟲以及農作物生長情況,並通過微信群及時向職工群眾發布蟲情預警和當下田管措施信息,農業技術智能化給職工群眾農業生産帶來極大便利。
近年,由六師農業技術推廣站和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出資,在三十連建成了2座害蟲遠程實時監測站,監測站通過頻振式燈光誘殺害蟲,高清攝像頭拍照,計算機自動識別分析,互聯網連接手機傳輸信息,為連隊6000畝農田提供穩定、快速、精準的蟲情實時監測預警服務。監測站還可實時監測“小氣候”,為連隊農業生産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也為連隊全面發展打好了基礎。
今年以來,三十連依託先進的農業技術,以發展大棚育苗、大型農業機械經營、畜禽養殖為特色産業,鼓勵職工群眾由單一的種植業模式轉變為“大田賺錢、溫棚畜圈抱金”的多元增收模式,打造“紅色番茄育種基地”,發展紅色番茄育種産業,促進職工群眾增收。
百連示範,科技先行。作為一名農業技術人員,我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全力以赴做好相關技術服務,與職工群眾攜手建設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
發揮資源優勢 産業越來越旺
賈振口述、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段若冰整理

航拍位於十師一八八團二連的北疆活畜交易中心(資料圖片)。 葉思洋 攝
我叫賈振,是十師一八八團八連北疆活畜交易中心負責人。
今年以來,兵團實施“百連示範工程”,分類創建157個示範連隊,突出特色培育,着力機制創新,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樣板連隊。一八八團八連作為示範連隊之一,重點在發展特色養殖産業方面持續發力。
一八八團牲畜存欄量佔全師的三分之一,在發展養殖産業方面有着豐厚的資源。八連距離北屯市9公里,地理優勢明顯,早在10年前,這裡就自發形成了牛羊交易市場,養殖戶在此聚集,組建了連隊養殖小區。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為延伸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等特色産業鏈條,大力推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建設,在該團黨委的支持下,我們在八連啟動總投資達1.27億元、佔地面積達900多畝的北疆活畜交易中心項目。
盤活連隊養殖小區資産、建設標準化圈舍、提供交易&&……為推進“百連示範工程”創建工作,我們在八連打造集畜牧交易、檢驗檢疫、牛羊評估、飼草銷售、疾病防控、融資貸款等功能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大型綜合交易中心。
一系列配套設施構建起整個産業鏈條,從養殖小區的牲畜飼養到交易&&的活畜交易,再到後期飼草料跟蹤、冷鏈屠宰等,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一體化發展,為畜牧産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提供支撐。
我們圍繞“百連示範工程”創建,抓緊建設小畜養殖基地,將團場轄區零星養殖戶集中在新建養殖小區內,引導養殖戶逐步擴種繁育,實現小畜品種優、肉質鮮、市場效益好的目標;推進農牧結合,逐步建設閉環畜牧養殖産業鏈,將優質牧草種植作為前端産業,養殖過程作為基礎産業,冷鏈屠宰作為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延伸利益鏈條。
目前,北疆活畜交易中心配套交易欄500多個,可滿足養殖主體進行牲畜交易、圈舍寄養、防疫消殺等需求。開市以來,牲畜交易量達10萬頭,單日最大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極大地調動了團場及周邊縣市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
對職工群眾而言,收入渠道拓寬了,他們不僅可以通過養殖業來獲益,交易市場大量的牲畜也為他們售賣飼草料提供了市場。如今,農作物收穫後的秸稈成為本地職工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大家種植牧草的積極性明顯提高,這為連隊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牧結合,進一步應用以農飼牧、以牧還田的循環農業模式提供支撐。
下一步,我們規劃建立餐飲區、大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將北疆活畜交易中心打造成阿勒泰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配套服務最優的活畜交易中心。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活畜交易量達20萬頭,年交易額將超10億元,年活畜交易運營收入達500萬元,進一步帶動連隊餐飲服務就業100餘人。
做“土特産”文章 品牌越打越響
李常林口述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史進 通訊員周陽整理

在五師八十四團三連“疆宏祥”風乾肉加工廠內,工作人員查看風乾肉的晾曬情況(資料圖片)。周陽 攝
我叫李常林,是五師八十四團三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自從兵團“百連示範工程”實施以來,三連以“千萬工程”和“百連示範工程”為雙引擎,致力於推動連隊實現“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
眼下,我們連隊的“疆宏祥”風乾肉加工廠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把牛肉來回翻面鋪展,促使肉風乾得更均勻。風乾室現在晾曬了400多公斤牛肉。連隊“兩委”成員每天都會對風乾肉的溫度、濕度進行查看,確保風乾肉的品質。去年,風乾肉加工廠生産加工鮮牛肉10噸左右,産值近80萬元,整體運營情況良好。
近年來,我們為盤活連隊閒置資産,以連隊“兩委”成員牽頭入社的形式,成立了“疆宏祥”風乾肉加工廠,同時依託雙河市宏祥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優勢,引進操作&、包裝機及風乾設備等,註冊“疆宏祥”風乾肉商標,加工生産優質風乾牛肉,打造連隊風乾肉特色品牌,打牢連隊經濟基礎。
2023年9月,為拓寬特色農産品銷售渠道,八十四團邀請對口援疆省市鄂州市的民營企業家來團場參觀考察,推銷農産品,打通疆外銷售渠道。我們的風乾肉在鄂州市很受歡迎。春節前,鄂州市政府向連隊訂購了500份特産禮盒,裏面有特色風乾肉、枸杞、紅棗等,這為我們打開疆外市場增強了信心。
作為兵團創建的“百連示範工程”連隊之一,三連在創建過程中立足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實際,重點圍繞“一連一品”特色産業品牌,大力推進“農文旅+”産業項目配套設施建設,着力提高特色現代農業效益,持續做好“土特産”文章。
風乾肉加工廠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生産出的風乾肉産品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市場前景廣闊,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下一步,我們想盡快擴大風乾肉的知名度,拓寬市場銷路,打響連隊風乾肉品牌,助力鄉村振興。連隊“兩委”成員計劃於今明兩年再投資100萬元對廠房進行擴建,進一步提升風乾肉的生産能力。我希望連隊的風乾肉産業能做大做強,以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讓職工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