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宜居、樂居、美居......喀什群眾幸福指數“節節高”-新華網
2023 12/21 12:41:12
來源:喀什零距離

安居、宜居、樂居、美居......喀什群眾幸福指數“節節高”

字體: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喀什地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今年,喀什地區聚焦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為民辦實事常態長效機制,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即日起,喀什日報與喀什零距離同步推出“回眸2023民生實事”欄目,關注群眾家門口的小事,生動展示喀什民生實踐中的勃勃生機與鮮活創造力,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有溫度的幸福答卷。

 步履鏗鏘善謀百姓福祉 奮楫篤行護航民生民利——喀什地區改善住房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紀實

  改造完成的喀什市東湖小區。喀什地區融媒體記者 賈娜娜 攝

  “原本設施老化的小區經過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我們的生活更方便、舒適了,幸福感不斷升級。”喀什市東湖小區居民李燕華説。像李燕華一樣,在喀什地區還有5萬餘戶居民受益於老舊小區改造。

  2019—2022年,喀什地區多渠道籌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累計14億余元,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429個小區、35946戶。今年,喀什地區實施市政基礎設施項目87個,完成投資25.5億元;完成161套公租房、54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任務,3300套棚戶區改造任務加快推進。一張民生清單,一組枯燥數字,折射的卻是喀什地委、行署心繫百姓安居的責任與傾盡為民之力、善謀百姓福祉的擔當,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托起了各族群眾穩穩的幸福。

  改造完成後的東湖小區。喀什地區融媒體記者 賈娜娜 攝

  以便民惠民為出發點 打造“民心工程”

  冬日的陽光照射在喀什市東湖小區,溫暖而舒適,居民在休閒廣場上打着乒乓球、跳着廣場舞、悠閒散步,聲聲笑語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政府進行老舊小區改造,路面變成柏油道路了,樓道重新做了粉刷,所有樓棟新做了保溫,現在變化真的太大了。”家門口的設施升級,居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提升改造後的喀什市東湖安居小區面貌一新。喀什地區融媒體記者 賈娜娜 攝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居民家門口的“關鍵小事”,更是基層治理的“民生大事”。喀什地區不少老舊小區始建時間較早,存在設施老化、功能不全、環境較差、管理滯後等問題。2019年,全國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後,喀什地區按照國家、自治區的安排部署,開展了城鎮老舊小區摸底工作,同時制定全地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建設五年規劃,就改造計劃進行了安排。

  從細節處着眼、細微處着手。喀什地區圍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點民生實事來辦,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廣泛徵求群眾改造意願,着重解決群眾密切關注的排水不暢、暖氣不熱、停車難等“急難愁盼”問題。

  東湖小區新建的市民中心投入使用後將打造購物、醫療、養老、健身、教育等便民圈。喀什地區融媒體記者 賈娜娜 攝

  自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以來,喀什地區多渠道籌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累計投入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中央預算內資金、債券資金、縣市自籌等各類資金共計18億余元,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580個小區、50771戶。

  改造過程中,喀什地區在注重上下水、老舊管網等基礎類改造的同時,不斷增加養老托幼、加裝電梯等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內容,提升改造效果,並增添充電樁停車位、停車棚、非機動車充電停車位、生態植草磚停車位等設施。小區居住環境的改善,讓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喀什東湖公園。喀什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如今,小區外墻美觀、路面整潔、車位井然有序、污水雨排管道更換一新。改造給我們帶來很大便利。”東湖小區居民嚴雪華説。實施硬體設施改造後,也要提升軟體管理水平。今年以來,東湖小區以市場升級改造小切口、撬動民生設施大改善為原則,加快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步伐,積極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實實在在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

  以政策保障為切入點 打造“民生工程”

  安居才能樂業。住有所居,承載着人民群眾樸實的期待與夢想,喀什地區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廣大棚戶區居民和“新市民”等群體,受益於廉租房、公租房、棚戶區改造等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

  喀什市小亞郎濕地公園。武勇 攝

  今年以來,喀什地區將抓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十大民生實事”首要任務進行推進,高質量開展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切實滿足新青年、新市民及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需求。

  喀什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李陽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喀什地區住建局通過視頻調度、督導檢查、現場指導、約談督辦等方式,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4001套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任務。

 已經完工的城鎮保障性安居住房。喀什地區融媒體記者 賈娜娜 攝

  隨着大量保障性住房陸續竣工,進入使用階段,喀什地區通過專項整治不斷加強公租房運營管理,組織各縣市認真開展“公租房分配管理”專項整治工作,讓保障性住房分配始終在陽光下運行。同時,喀什地區採取公租房及棚戶區改造項目配租、搖號等方式,確定租戶名單及所配租的房源,並把配租結果向社會公示,方便群眾監督,確保這項民生工程做實做好。

  搬新家、住新房,意味着新生活的起點,保障性住房的運營和後期管理更是“住得好”的有力保障。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很多保障性住房小區配套設施完善,周邊基本上都有幼兒園、中小學校,有的還建設了養老服務設施。

  現代化的新學校——喀什東城深喀高級中學。武勇 攝

  以市政基礎建設為立足點 打造“暖心工程”

  近年來,喀什地區不斷加大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階。

  近日,在喀什市世紀大道火車站廣場主幹道一側的入口處,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道路改造升級的收尾工作,新建成的雙向四車道路上,一輛輛汽車依次有序緩慢通過,藍天白雲下,兩側建築鱗次櫛比,瀝青路面寬敞平坦,成了喀什市政基礎設施“內外兼修”的點睛之筆。

  喀什市火車站停車場建設項目地上廣場。王振強 攝

  喀什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支點、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特別是今年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揭牌成立,喀什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變得尤為重要。按照完善交通路網布局、補齊市政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原則,今年,喀什市火車站停車場建設一期項目完工並新增573個停車位;喀什機場改擴建市政配套工程項目完工投入使用。

  “火車站、喀什機場等市政配套工程項目的完工與投入使用,將極大提升城市交通便捷度,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對城市形象和區域經濟發展産生積極影響,同時對喀什地區陸空運輸産業和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李陽説。

  喀什市火車站地下商業區。馬麗娜 攝

  近日,記者走進莎車縣城市公交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出租車分公司看到,一排排嶄新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很是耀眼。隨着“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不斷上升,新能源汽車車主在工作人員的有序指揮下,一個個正在充電樁旁掃碼充電。出租車司機艾尼瓦爾·艾拜杜拉説,充電不到一小時,愛車就“元氣滿滿”。

  莎車縣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只是喀什地區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為滿足廣大市民對汽車充電的需求,今年以來,地區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電基礎設施,目前,已建成電動汽車充電樁1000余個,為喀什地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喀什市中水庫。武勇 攝

  城市更新,更新的不僅僅是“面子”,更要築牢“裏子”。喀什地區圍繞群眾需求,聚焦群眾關心的水氣熱等公用設施,加大補短板力度,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鎮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宜居性持續提升。今年,喀什地區實施城鎮市政基礎設施項目87個,新增管廊長度24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3.2萬立方米/日,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能力800噸/日。(賈娜娜)

【糾錯】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