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唐代詩人皎然用詩文描繪了品茶時一飲、再飲、三飲的美妙感受,寫出了品茶的境界。在“春光裏——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新時代美術作品展”上,新疆油畫家劉建新創作的《甜茶 》系列13,用色彩呈現出新疆人民享用甜茶的幸福時光。
在“春光裏——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新時代美術作品展”上,新疆油畫家劉建新創作的《甜茶》系列13,用色彩呈現出新疆人民享用甜茶的幸福時光。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李莉攝
暖黃色的桌面上,一大捧盛放的白色百合佔據C位,一位面容俏麗的女子端坐桌前,修長的手指托起印花茶碗,面含笑意,眼眸低垂,輕輕啜飲。距離茶碗托盤最近的,是一個盛滿了白色方糖的波浪形玻璃器皿。桌上的土陶果盤裏擺放着3個又圓又紅的石榴,一旁的高腳果盤裏,則是大串密密匝匝的葡萄、蘋果等。畫面右方,是另一盞白瓷茶碗,盛有棕紅茶湯,是誰在和女子共享這樣的美好時光?
“感覺特別暖,仿佛聞到畫面中的茶香、花香、果香,令人感覺女子碗中的甜茶一定非常好喝。”觀眾馬潔説,自己平時也會買些花束放在家裏,也會在周末約好友一起聚會喝茶聊天,最近正打算購入一些新茶具,“清茶、奶茶、花茶、果茶,我們都喝。新疆各族人民都愛喝茶,喝茶是大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甜茶》系列12·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13畫面的右下角,是一隻帶着綠葉的小紅蘋果。劉建新介紹,這一畫面元素的原型,是他在鄉村采風時,從樹上摘下的蘋果枝。《甜茶》系列作品,都源於劉建新所見所感的真實生活。
在多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采風過程中,融合了飲食、服飾、農具、果品、傢具、牛羊等各類貿易的鄉村巴扎,令劉建新深深着迷。“人來人往,物資匯聚,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劉建新注意到,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後,人們會坐在桌前喝茶。簡單的茶碗、茶壺,再配上一碟方糖,幾碗茶水下肚,一天的疲勞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眉眼間的舒展、愉悅。有感於一壺茶水有着如此神奇的作用,劉建新的創作靈感被激發,開始創作《甜茶》系列作品。
《甜茶》系列14·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數千年來,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普通百姓,都愛茶。劉建新説,茶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符號,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甜茶》系列作品最早在2011年創作,作品以鄉村農民喝茶的畫面為主,暖色調背景營造出浩闊的天空。該系列作品受到觀眾及業界人士的讚譽,部分被新疆美術館和國內收藏家收藏。經過歲月的積累與沉澱,體會着身邊生活的變化,2022年8月,劉建新將創作場景從農村轉移到了城市,開始創作第二個《甜茶》系列。
《甜茶》系列15·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圓桌、長桌、水果、鮮花、點心、酒、綠植、落地書架、墻上的裝飾畫、窗外的風景……城市主題的《甜茶》系列在延續前期濃郁溫暖色調的基礎上,色彩更加豐富明快,畫面元素也愈加豐富多樣。
《甜茶》系列13中的品茶女子妝容精緻,佩戴着珍珠耳飾、項鏈,纖長手指上的指甲油與眼影同是粉紫色,頭部左側被百合花掩映;桌面上既有透明玻璃花瓶、白瓷茶碗,也有土陶果盤、黃銅色茶壺……仔細觀察,該作品中藏有許多巧思。
《甜茶》系列16·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劉建新介紹,創作方向的轉變,源自藝術家對身邊生活的體察。“隨着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條件在不斷改善、提升,尤其城市居民充分享受着多姿多彩的現代文明成果。”文藝創作一定是扎根在創作者熱愛的土地上,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
“作品中的色彩濃郁,對比強烈,給人一種溫暖、愜意、幸福的感覺。”新疆美術館內,觀眾陳惠在《甜茶》系列13前細細端詳良久。
無論古今,茶都會洗去人的疲憊。欣賞《甜茶》系列13,觀眾仿佛也品味到了畫中人飲茶時的恬淡平和、悠然自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甜茶》系列17·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18·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19·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20·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21·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22·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24·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
《甜茶》系列26·布面油彩 2022年 劉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