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長期在艱苦環境下工作,挑戰‘生命禁區’,任勞任怨、默默付出,為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西氣東輸作出了重要貢獻,功不可沒……”日前,100名塔裏木油田“最美員工”走上領獎&,第一批走上領獎&的是油氣勘探組的20名“最美員工”,他們是油氣開發的急先鋒,也是國家能源儲備的探路者。
圖片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亞洲最深水平井果勒3C井。譚輝 攝
塔裏木油田的油井多位於新疆南部地區,有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塔克拉瑪乾大沙漠、雅丹地貌等特殊地質區,勘探難度大、生産環境十分艱苦。
“戰天鬥地找石油,風沙孤獨奈我何?”是對油氣勘探工人的真實寫照。
2018年7月,塔裏木油田牢記實現我國油氣資源戰略接替的崇高使命,大力實施風險勘探和精細勘探。勘探隊員們先後獲得33個重大發現,在地下8000米深層找到豐富的油氣資源。沙漠腹地“富滿”10億噸大油區橫空出世,入選2021年“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在勘探組20名“最美員工”中,參加過“富滿”項目勘探的有7名,其中東方物探塔裏木物探處職工吳志田説:“回想那段勘探工作歷程,簡直跟拍電影一樣,可以用‘歷經艱險’來形容。”像吳志田這樣的勘探者及勘探參與者,在塔裏木油田有好幾千人。
工礦業離不開科技。站在領獎&上的20名管理、科研類最美員工,個個身懷絕技,個個都是“最美”的模樣。
圖片塔裏木油田駐井技術專家們正在分析討論重點井井深結構。陳士兵 攝
“確定一口井位,看似簡單,實際考驗的是油田的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創新能力。面對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我們從未停止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的步伐。”科研類“最美員工”、塔裏木油田勘探事業部物探工程部黨支部書記劉松説,塔裏木油田科研人員是勇攀深地油氣“珠穆朗瑪峰”、搶佔超深技術創新制高點的先行者。
塔裏木盆地地質條件與世界其他盆地完全不同,油氣藏普遍存在超深、超高溫、超高壓等勘探開發難題。盆地北緣的庫車山前被稱為“勘探禁區”,地面是“黃羊上不去,雄鷹飛不過”的“刀片山”,令人望而生畏。地下油氣埋深普遍超過7000米勘探“死亡線”,200多度的高溫和100多兆帕的高壓,讓堅硬的鑽井工具猶如柳條一樣柔軟。世界上公認的鑽完井13項難度指標中他們有7項名列第一,勘探開發難度“全球少有、國內獨有”,超出了教科書的知識和我國東部油田經驗。
“怎麼辦?”——敞開大門,聯合攻關。
“塔裏木勘探開發史,就是一部科技創新史。”經過塔裏木油田及多方合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形成了適應盆地特徵的兩大地質理論、三大勘探開發技術系列、十大特色工程技術,全面掌握8000米超深層勘探開發技術,垂直鑽井、高密度油基泥漿等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新工具,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
富東1井出油的那天,科研類“最美員工”謝舟喜極而泣……
主持人問謝舟:“為什麼會那麼激動?”
謝舟説:“越是經歷了艱難的付出,取得的成功越顯珍貴!當圖紙上的一個個標識點,完工後變成一口口出油井的時侯,是我們最激動、最自豪的時候。”
經過艱苦卓絕的科技攻關,截至今年3月9日,塔裏木油田在沙漠腹地鑽探的超深井數量佔全國80%以上,累計完成超8000米深井72口,建成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産基地,奠定了我國在世界超深油氣領域勘探開發的領軍地位。同時,他們還成功開發了陸上最深氣田——克深9氣田,主力天然氣井日産量超過40萬方,源源不斷為下游150個城市百姓提供民生“福氣”。
圖片塔裏木油田西氣東輸第一站員工在站內仔細檢查管線和儀表設備。陳士兵 攝
塔裏木石油人用“大漠創業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走出了一條“稀井高産、少人高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踐行“油氣産業報國,助力端牢能源飯碗”的國家號召。
塔裏木油田黨工委書記、執行董事沈復孝説:“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職工隊伍,我們在産業工人隊伍改革的實踐中,造就出具有‘艱苦奮鬥、真抓實幹、求實創新、五湖四海’的塔裏木精神的石油工人隊伍。”塔裏木油田人秉承“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的人生觀,凝聚起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先後走出4位院士,730人次、626個集體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省部級以上榮譽。
今天,百名“最美員工”走上領獎&……塔裏木石油人原創詩歌《最美的樣子》中寫道:
你們有的手握剎把,駕着鑽機向地球深部進軍
有的以釘釘子精神刻苦攻關高原單井堵點難題
有的深耕自動化技術,積極推動油田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
有的冒着暴風雪翻越冰山達坂,準時將物資運送到生産現場
有的四次堅守疫情一線,打通後勤保障綠色通道
……
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絢麗人生
你們是大家眼中的“最美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