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新疆考古新成果緣何“井噴”

作者: 張海峰    來源: 新疆日報    日期: 2023-03-21

  日前閉幕的2022新疆考古工作匯報會上,公布了一份閃亮的“成績單”。五年間,新疆開展73項主動性考古項目、75項基本建設考古項目,取得一係列引人矚目的新發現新成果,讓新疆考古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新疆考古的新發現、新成果呈現出井噴之勢!”在匯報會上,參與“考古中國”新疆項目的南京大學教授水濤説。

  豐碩成果 備受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73項主動性發掘均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分布在南北疆的8個地州市。”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文瑛介紹,“考古中國”是國家文物局主導的重大研究項目,主要針對一些重大考古和大遺址保護項目。

  李文瑛介紹,這些歷史遺存上追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跨越數萬年,幾乎涵蓋各個歷史時段。考古發掘所涉及的遺址類型比較齊全,既有城址、聚落,又有石窟及宗教寺院,還有洞穴、墓地、烽燧關隘、礦業遺址等,都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有些還屬于考古領域的重要突破。

  在全國考古工作的年度盛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新疆考古項目備受矚目。從2017年到2021年,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奇臺石城子遺址、尉犁縣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先後上榜。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2022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中,“新疆奇臺唐朝墩古城遺址見證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入選。2月27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在北京揭曉,“新疆奇臺唐朝墩古城遺址”和其他21個項目進入終評階段。

  重大課題 高位推動

  新疆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國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視新疆考古工作,將新疆考古納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擺在全國文物考古事業的突出位置。

  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關強介紹,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圍繞解決重大歷史問題,專門組織制定新疆考古工作規劃,2018—2022年設立了多個重大課題研究,持續加大對新疆主動性考古項目的引導支援力度。推動漢唐西域軍政建置、佛教石窟寺、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等重要課題研究取得係列重大成果。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徐銳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位推動考古工作,先後出臺了多項進一步加強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實施方案。

  “這些成果在深入開展‘文化潤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疆文博院副院長于志勇説。“十四五”期間,新疆將持續加大重大考古項目的投入和推進力度,加強考古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大力推動考古成果文化利用,推動新時代新疆考古事業邁上新臺階。

  聯合攻關 融合創新

  在2022新疆考古工作匯報會上,發布成果的專家除了新疆考古工作者,還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等9家考古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學者。

  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的主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等10余家考古機構和高校,奔赴新疆開展考古工作,與新疆文物部門通力合作。“目前已形成新疆考古工作者和疆外學者專家相互協作、聯合攻關的考古模式。”李文瑛説。

  北京大學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開展“國家管理與文化認同考古研究——漢唐西域軍政建置體係考古中國課題”,持續推進兩漢西域都護府軍政建置體係考古研究。

  中山大學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吐魯番市西旁景教寺院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獲得重要進展,實證了新疆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多宗教並存的歷史史實。

  中國人民大學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聯手,對奇臺唐朝墩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已持續5年,發掘清理出唐代—元代時期的院落、佛寺、景教寺院、浴室等遺跡,反映了古城繁盛的社會經濟和多元融合的文化面貌。

  李文瑛説,在國家文物局的持續支援下,新疆考古工作也將繼續探索本源,取得更為豐富的考古成果,讓歷史更清晰,讓人民更自信。

[責任編輯: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4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