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推動企業成為育種創新主體

作者: 謝慧變    來源: 新疆日報    日期: 2023-02-10

推動企業成為育種創新主體

——訪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新海

  2月6日,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推進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大會召開,吹響了我區加快建設農業強區的號角。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新疆要建設農業強區,如何打造好農業“晶片”,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農民增産增收?對此,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國家玉米産業技術體係首席科學家李新海。

  “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産品有效供給是建設農業強區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種子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李新海説,此次會議提出要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為新疆種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在李新海看來,近些年,新疆在育種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形成了以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農墾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和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種子企業為主體的育種力量,積累了一批豐富的種質資源,同時經過一代又一代育種工作者的努力,建立了相對成熟的育種技術體係。

  李新海舉例説,2020年,得益于玉米耐密高産新品種,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奇臺總場的玉米創造了畝産1663.25公斤的全國高産紀錄,這充分證明了新疆在育種方面有重要優勢。

  “優良品種融合良法後能夠有效提升農作物産量和品質,對保障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他説,但目前新疆育種的比較優勢並未充分轉化為發展優勢。

  “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生物技術育種已經成為種業創新利器,也是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關鍵。”李新海介紹,新疆要實現種業振興,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要聚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創種質,實現種源自主可控,才能真正實現農業高品質發展。

  李新海建議,推動企業成為育種創新主體,引導企業加強育種創新平臺建設。

  “生物育種技術不同于傳統的小規模、小作坊式育種,需要借助工程化的平臺,將技術融入平臺中,才能大大提升育種效率。”他説。

  李新海指出,高校、科研院所要更加重視基礎性研究工作,比如對種質資源的收集、鑒定及創新等;同時要支援和培育新品種,這是提高産量的關鍵因素。他還建議,要注重外來種質資源引進,夯實種質資源基礎,聯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新疆育種工作邁上新臺階。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借助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和新疆開展了深入合作,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果。

  “新疆有豐富的光熱資源,生産的農産品比如棉花、小麥、玉米産量高、品質好,種業、果業、畜牧業等産業發展條件好,統籌好耕地、政策、投入和科技資源,農業發展前景喜人。”他説。

  李新海表示,下一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將依托西部農業研究中心,按照學科和産業方向,在生物安全、作物育種、作物栽培、畜牧業、農産品加工等方面加強與新疆的合作;同時與企業開展更深入科技合作,協助其把産業做大做強,協同推動新疆農業強區建設。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5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