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節目、猜燈謎、觀非遺……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活躍節日氣氛。2月3日,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新疆藝術研究所(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的“福兔迎春鬧元宵 文化潤疆慰民心”元宵節猜燈謎活動在區文體中心舉辦,轄區數百名各族居民匯聚于此,歡慶佳節。
圖為小朋友們在制作泥人
經開區(頭區)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區長丁志軍,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明師,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任宏偉參加活動。
文體中心圖書館內,高高挂起的紅燈籠和1000余條琳瑯滿目的燈謎,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與。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喜氣洋洋。有的一家老少齊上陣,也有與親朋好友結伴而來,大家開動腦筋,集思廣益,或低頭沉思,或互相交流,沉浸在書海謎林中,體會著破解燈謎的樂趣,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處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活動現場,歡快的歌曲《幸福中國一起走》《歡聚一堂》,古風舞蹈《人間煙火》,讓市民感受古風的獨特魅力,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
圖為市民踴躍猜燈謎
捏面人,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傳統藝術,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在非遺面人的展臺前,圍滿了參觀和學習制作的市民。一個個兔子、小熊等充滿創意的面塑作品陸續完成,市民們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居民王夢君説:“今天參加元宵佳節活動非常熱鬧,不僅觀看了精彩的節目,還跟面塑非遺傳承人學習了面塑的制作,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今天我們把非遺面塑也帶到了活動現場,帶領各族居民一起學習面塑制作,感受非遺文化,非常開心。”烏魯木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面塑傳承人懷元辰説。
經開區(頭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文化工作負責人擺楊説:“元宵佳節將至,這次活動現場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節目,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展示,京劇、剪紙、文創産品等等,讓轄區各族群眾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感受到節日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