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前,建築領域碳排放增速將得到有效控制,綠色建築由快速發展階段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到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係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出臺了《自治區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我區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到2025年前和到2030年前兩個階段要實現的目標。
“屆時,綠色建材、綠色建築、綠色社區、能源與資源利用等對社會碳減排貢獻進一步加大。”自治區住建廳建築節能與科技教育處處長王新鎖介紹,為進一步加快綠色建築發展,近年來,我區開始逐步試點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建築用能逐步清潔化低碳化,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為了實現預期目標,方案提出了兩項重點任務: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建設綠色低碳縣城和鄉村。
建設綠色低碳城市,需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合理確定城市人口、建設規模和密度。推進綠色社區、綠色建築創建行動。統籌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及集中供熱綠色、清潔替代。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築一體化應用,鼓勵既有建築加裝可再生能源應用係統。
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需控制縣城建設密度和強度,建設一批縣城品質提升示范工程。推動鄉村綠色低碳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全面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開展農村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試點工作,完善相關標準,推廣適用、經濟的節能改造技術。提高農村生活用能電氣化水準,持續推進農村地區“煤改電”清潔能源供暖改造工程。
方案鼓勵地方政府落實好現有國家和自治區城鄉建設低碳發展財稅優惠政策,積極爭取中央部委及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援,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綠色生態城區(城市)工程、美麗宜居鄉村工程等各類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的綠色工程,通過項目引導、資金支援,分年度實施“綠色低碳工程項目”,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