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千裏沃野共繪振興畫卷——新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述評

作者: 劉毅    來源: 新疆日報    日期: 2023-02-06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

  新疆是農業大區,具備發展現代農業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條件,同時,新疆農村人口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改善提升農民生活水準離不開“三農”工作的有力支援。做好“三農”工作對我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意義重大。

  近年來,我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推動農業強區建設,農業農村經濟穩步增長,農村各項社會事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廣袤鄉村一片欣欣向榮,千裏沃野孕育振興夢想,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格局已漸次清晰。

  農業強 生産能力大提升

  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供給是“三農”工作的重要使命,沒有強大的農業生産體係,農業強區就無從談起。

  行走在天山南北廣袤農村,一塊塊巨大平整的條田氣勢恢宏鋪展四方,高效智能的農機裝備頻頻上演“幾何美學”,圍繞農田的路、渠、林、電等各項配套設施,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生産係統,有力支撐起農業的一次次變革。

  這種變革,就是農業生産方式和生産水準的不斷躍升。“去年種的250畝小麥平均單産超過550公斤,比上一年提高約100公斤。”庫車市齊滿鎮勝利村村民如子·夏米西説,過去靠天吃飯,如今依靠科技。他在小麥生産中使用了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實現小麥産量和品質雙提升,增産又增收。

  每一戶農民的增産增收匯聚起來就是農業生産力的巨大提升。近年來,全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全區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保障有力,2022年,交出了一份寫滿豐收的成績單。

  ——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469億元,比上年增長5.8%;

  ——糧食總産1813.5萬噸,比上年增長4.5%,實現連續7年增産;

  ——棉花實現總産539.06萬噸,比上年增長5.1%,産量佔全國比重首次超過九成;

  ——蔬菜産量1778.47萬噸,比上年增長9.8%;

  ——林果産量1300萬噸,增長8.7%;

  ——豬牛羊禽肉産量190.94萬噸,比上年增長4.3%,生牛奶産量222.58萬噸,增長5.2%。

  豐收是農業生産力發展的印證。這些年,我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等措施,積極推廣自動化、智能化農機裝備,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的生産方式快速普及,有力支撐起農業生産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2022年,我區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3600余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0%以上,實施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3500余萬畝,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8.59%,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75%以上,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準達85.5%以上,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分別達98.9%、89.7%,現代農業産業體係、生産體係、經營體係初具規模,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持續提升。

  農村美 有裏有面更宜居

  房屋整齊劃一,農家院落幹凈整潔,房前屋後綠樹掩映,寬敞平坦的道路蜿蜒曲折……這樣的景象在新疆農村已非常普遍。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近年來,我區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補齊全區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改善農村生産生活生態環境。

  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烏恰村的變化稱得上是一個典型。去年,烏恰村新修建的石榴廣場成了村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這裏有村民就地取材用樹枝編織的“石榴藤條”景觀;有象徵著56個民族的民族團結林;有整齊的綠化景觀帶,讓原本用來丟棄垃圾的空地成了一座精美的小花園。烏恰村還利用空地和廢舊的澇壩,修建了3個不同主題的小廣場,布置了涼亭、拱門、石刻、石路等景觀,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時,營造了鄉村獨有的文化氣息。

  “村裏的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觀,處處是風景,讓人心情愉悅。”村民阿比達·阿不力米提説,村裏的臭水溝不見了,垃圾集中收集了,村民活動場所多了,村子越來越美了。

  生活環境好了,日子就能過得更有精神。我區在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注重引導農民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保護意識,積極普及日常保潔、健康衛生等知識,將村莊清潔行動與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鄉村産業發展、建設文明鄉風等工作有機結合,促進村莊從外在美向內在美、持續美轉變。

  現在,主動維護好村裏公共環境已是烏恰村村民的共識。“每周一是大掃除的日子,我們會集中清理村道巷道和各家房前屋後的雜物,讓我們的村莊一直美下去。”阿比達説。

  2022年,全區共開展1000個村莊綠化美化,新建農村衛生廁所6.1萬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係覆蓋的行政村比例達90%以上。同時,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共完成農村公路建設裏程6442公里,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分別達97.9%和99%。基礎設施短板的補齊進一步縮小了城鄉差距,一個個有裏有面綻新顏的村莊正成為“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的幸福家園。

  農民富 産業支撐後勁足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依托。

  去年秋季,新和縣迎來火紅的豐收。當地種植的千余畝色素辣椒陸續成熟,隨處可見豐收的忙碌景象。

  新和縣禾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于龍説,色素辣椒産業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不少村民在合作社從事辣椒種植、管護、採收工作,拓寬了增收渠道。目前,合作社已與多家辣椒經銷商進行洽談,簽訂了協議,解決了銷售的後顧之憂。

  近年來,新和縣立足資源優勢,引導有意願、有條件的農戶種植色素辣椒發展特色産業。通過發展辣椒産業,村民們不僅可以得到土地流轉的費用,還可以在基地務工增收,現在,色素辣椒種植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于田縣希吾勒鄉積極發展多胎羊養殖産業,通過構建“總場+分場+合作社+脫貧戶”的四級肉羊擴繁體係,直接帶動8000余人實現托養分紅增收,間接幫帶全縣188個村集體2700余戶農民增收。

  産業構建得越完善,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空間就越大。近年來,全區圍繞糧油、棉花和紡織服裝、綠色有機果蔬、優質畜産品等産業集群實施重點産業鏈建設行動,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確定農業全産業鏈重點鏈,以農業重點鏈引領農業高品質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以此為基礎,我區先後成功申報並創建薄皮核桃、庫爾勒香梨、葡萄、伊犁馬、棉花、褐牛6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推動主導産業由縣域的“塊狀經濟”向全區“帶狀經濟”轉變。

  為了讓農民更加充分地分享産業發展紅利,我區還積極培育壯大發展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支援龍頭企業牽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廣大農戶分工協作,組建生産專業分工、收益共同分享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以全産業鏈建設為載體,聚合上中下遊完整環節,聚攏全鏈各類經營主體,進一步增強産業發展活力,使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實現有機銜接。

  2022年,全區國家、自治區、地州、縣市四級龍頭企業達1400家,6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産值均突破百億元,一批集約化程度高、産業配套日漸完善的特色産業集群在天山南北茁壯成長,為農業産業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4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