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5日電(記者郝玉)大年初二夜裏,Y965次列車一路向北,疾馳於零下25攝氏度的雪域草原。溫暖的臥鋪車廂內,夜巡的列車員阿力木·買買提忽然聽到一陣大聲説笑聲,不由加快腳步,向6號車廂走去。
這是一趟僅開通一個月的旅游專列,由新疆烏魯木齊始發,開往知名冰雪游勝地——“中國雪都”阿勒泰。阿力木推開6號餐吧車門,燈火通明的車廂內,年輕旅客們正圍着圓桌頻頻舉杯,為剛才獻唱的友人喝彩。陣陣歡呼聲中,夾雜着東北話、上海話、四川話還有粵語等各地方言。

“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游旅客列車上,列車員正在服務乘客。(擺風亮攝)
“要跟我們一道玩的伐?”上海雪友主動邀請阿力木加入。他笑着擺擺手,提醒大家早點就寢、留足精力明天滑雪,然後輕輕關上了車門。
每到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區成為各地滑雪“發燒友”的首選旅游目的地。去年底,新疆鐵路部門開通“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游專列,每日開行、夕發朝至,滿足南來北往游客的出行需求。正值春節,這趟“雪都列車”幾乎滿員,去年以來已運送旅客超過2.2萬人次。
午夜時分,餐吧坐滿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列車服務人員祖木來提·艾力活躍在各個餐桌前。點單、掃碼、核賬……剛“上任”半個月的祖木來提和同事一會兒用漢語,一會兒用維吾爾語交流,配合默契。她告訴記者,1月初開始旅客明顯增多,春節這幾天達到了頂峰,餐吧最受各地雪友喜愛,有時大家會暢談到凌晨三四點。

旅客正在“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游旅客列車六號餐車吧&交談。(擺風亮攝)
無論從哪個省市趕來,遠方的雪友並不介意車廂的擁擠。五六個陌生人“拼桌”落座,只需要一盤花生米、幾罐冰啤酒,就能暢快交談。
“我從屋頭帶的,你嘗嘗看嘛。”來自重慶的王岩將一隻血橙分切成四塊遞給身邊的杭州雪友。接過橙子的女孩用牙齒箍住橙子瓣,深深咬下去,顧不得果汁流在下巴上,連連稱讚起來。
王岩告訴記者,她與杭州雪友在網絡社交平台認識,彼此都有在雪場過年的打算,於是兩人共同做了出行攻略,“搭夥”前往阿勒泰雪場。
“我滑專業賽道,國內外各大知名雪場都去過。”王岩説,感受最深的是,這幾年身邊滑雪“專業玩家”逐漸增多,參與滑雪運動的形式也日趨多元。
近年來,新疆依託優質冰雪旅游資源稟賦,不斷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能力、豐富旅游産品,一些雪場除了高山滑雪,還有直升機滑雪、野雪公園等。去年12月至今,阿勒泰地區已累計接待全國各地游客超過百萬人次。
不知不覺間,餐吧墻上的鐘錶指針指向凌晨1點。6號車廂走進一位男子,這位來自安徽的雪友叫荊艷剛,是一名自媒體工作者。他告訴記者:“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場在網絡平台自帶流量,這次去就是為了多拍幾條現象級作品。”
他還&&,阿勒泰是國內仍有很大開發空間的滑雪寶地,除了吸引大量雪友和網紅達人,也有很多投資者對這片熱土遞出橄欖枝。
凌晨3點多,泛起困意的人們逐漸散去,服務人員合上車門準備“打烊”。這個夜晚,人們來處不同,卻因奔赴相同的目的地相聚於6號車廂,共同體驗着這段美好的旅程。(參與采寫:王志偉 擺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