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新春走基層|溫情歸途 火車站裏故事多

作者: 段吉祥、鄒小梅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23-01-20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觀念,行色匆匆的歸鄉人,有著不同的故事,卻有著相同的樣子,大包小包,都是團聚的準備;心之所向,直指家的方向。

  1月17日,記者在新疆博樂火車站傾聽這些奔赴團圓的回家故事。

  離發車還有兩個小時,年過花甲的王先生已經在候車廳耐心等候。1978年,他從山東菏澤奔赴新疆,之後從事工程建築行業40余載,成為建設新疆、扎根新疆的“疆一代”,兒女大學畢業後在喀什市定居。每年春節,他都會前往喀什與兒女團圓,短暫的聊天過程,他臉上始終洋溢著笑意,他説:“孩子愛吃辣,今年依舊帶上了自己種植晾曬的辣皮子,想到馬上就能見到孩子們,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裏咕嚕滾下來!”“哈哈哈哈哈滾下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對祖孫歡快的逗笑聲,吸引了記者的注意。53歲的王薔正抱著兩歲的小外孫正在唱民謠。

  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女兒女婿都在烏魯木齊工作,休假時間少,這半年來,小外孫一直待在身邊,今天女婿從烏魯木齊坐火車過來,自己帶著孩子在火車站等待,女婿接上孩子以後再回烏魯木齊,然後一家三口就要開車回甘肅過年。“這一箱子都是孩子的東西,怕他第一次出疆不習慣。只要他們這個小家團圓了,我們這個大家也就算圓滿了!”王薔欣慰地説。

  “已經進車站了,還沒上車,早著嘞。”身著軍綠色的厚棉襖,57歲的張建軍拎著碩大的麻袋,快步走進候車室,隨即掏出手機撥通了家人的電話,周圍環境嘈雜,他站起身來回踱步,聲音洪亮,生怕錯過每一句問候。當記者和張建軍聊起家鄉,他頓時來了興致:“俺家是安徽阜陽的,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成家了,兒子沒結婚哩,每年過年回家,就圖個團團圓圓。”當張建軍摘下手套,粗糙皸裂的雙手透露出一位父親的勤勞與付出。“這些年我一直從事裝卸工作,孩子結婚開銷大,我還要幹幾年再‘退休’,給他們減輕點壓力。”張建軍笑著説。

  35歲的李林山是湖南衡陽人,在博樂市從事個體餐飲經營,對他和愛人而言,時隔9年再次回老家過年,這個春節有著特殊意義。他説:“在博樂定居後,我把父母接到了身邊,每年在這邊過年。前幾年父母回到老家,因為疫情原因,我們已經3年沒和父母團圓。”這次過年,李林山準備充足,隨身攜帶的兩個編織袋裝有30公斤的核桃、葡萄幹等各類新疆特産,坐在候車室的椅子上,他不時拿出手機查看時間。12時30分,他站起身,用一根木棍挑起行李,排隊等待安檢。50個小時後,他們將到達闊別已久的家鄉。

  1月7日,2023年春運正式拉開序幕,在這一程歸心似箭的旅途中,有人到了家,有人剛出發,有人聊著家長裏短、詩和遠方,有人整夜坐在車窗前,看著天慢慢變亮,奔赴團圓的故事總令人心動,向愛而行的列車將溫暖和幸福輸送到每個平凡人的心間。

[責任編輯: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