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文人畫的筆墨

作者: 李文寶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01-08

  文人畫始于唐代,興于宋代。雖然與院體畫有著共同的文化基因,但文人畫的繪畫者與院體畫的繪畫者,在社會地位和身份上是有著明顯差異的。

  就作為士大夫的文人看來,繪畫無非是“詩余”和“墨戲”。正如元代吳鎮所言:“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余,適一時之興趣。”也就是説,文人畫天生就具有審美的非功利性,可以説文人畫是文人閒暇時的一種抒情方式。

  承古代文人畫之余緒,當代文人畫自有一種精神追求。近代美術家陳師曾代表作《文人畫之價值》,以理論形式肯定中國文人畫的價值。他提出文人畫的四大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

  實際上,傳統文人意識到自身的精英立場,有意與畫工拉開距離,自然把書法、詩歌等眾多學問融匯其中。文人畫是詩書畫印一體的,是文化的綜合。中國畫在造境方面有別于其他繪畫形式,可以説是筆墨追求,就像中國書法在書寫的內容之外還有形式追求一樣。

  文人畫並不追求感官上的悅目,而是精神層面的悅心。文人畫主張大空白,簡筆淡墨。不是滿滿當當,喋喋不休;是言簡意賅,含蓄深刻;如同詩歌,如同警句,如同箴言,如同小品,一切盡在不言中。文人畫中存在著“未定點”“空白”和“隱喻”,使觀者走進來,更讓人流連忘返。讓人品讀,更讓人回味,讓人用思想和審美去填充空白,構建畫家與觀者互動的審美空間。

  明代楊維楨在《繪圖寶鑒序》中説,“士大夫工畫者必工書,其畫法即書法所在”。中國畫發展成“詩、書、畫”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有其必然性。筆墨是中國畫所特有的外在語言,除塑造形態外,筆墨在中國畫中更重要的作用是表情達意。在中國繪畫體係中,線條和墨色是重要的表述方式。中國畫雖然不講求造型和光線,但線立骨,如同人的骨架,而色彩如同人體的血肉。

  文人畫深受“自然比德”傳統思想影響。在文人畫中,梅蘭菊竹無不是畫家情感和人格的體現。正如中國畫理論家高居翰所説,畫家通過筆墨繪畫表達自身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再現現實世界。文人畫是寫意。寫意的“寫”是主觀的抒發,是內在的宣泄,是直抒胸臆的潑灑,是成竹在胸的揮寫,也是異想天開的創造;寫意的“意”是心之聲、心之痕、心之向往,是意念、意趣、意味,是有限的筆墨産生的無盡聯想。

  文人畫不要重復,不要似曾相識,不要陳陳相因。它講究自己的發現,自己的表述方式,自己的符號和自己的風格。講究獨辟蹊徑。這就要求藝術家有獨特的視角,獨具的個性和獨有的審美取向。

  石濤説,“筆墨當隨時代”。當代中國畫家在學習文人畫傳統的同時,還應當注重用作品回應時代,以意趣盎然、獨具匠心、個性鮮明的作品,來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據《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盛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6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