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裏的“節約”是個啥

作者: 銀璐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    日期: 2022-11-27

  在11月初發行的《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郵折上的多組圖案中,有一組格裏芬形象的銅節約、虎形和羊首形金飾,它們來自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的石人子溝遺址,那裏是東天山北麓商周至西漢早期規模極大、內涵極豐富的遊牧文化聚落遺址之一,2007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mmexport1669359315832_edit_101651951482926

  《中烏絲綢之路考古》郵票上兩組文物:格裏芬形象的銅節約(左)和虎形、羊首形金飾(右)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郵票上印制的格裏芬形象銅節約、虎形和羊首形金飾具有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節約是一種馬具,是在馬頭部穿引勒帶的空心狀裝置,材質大多為青銅或骨,能收攏固定繩索,實現籠頭對馬頭的有效控制。

  格裏芬是西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兩河流域的神話動物,多為鷹首獅身形象,到了戰國時期,已成為歐亞草原廣泛流行的裝飾紋樣。石人子溝遺址出土這件格裏芬形象青銅節約,經考古人員分析測定,屬于戰國晚期,鷹喙和一對獸耳鑄造成高浮雕形式,輪廓線條圓潤生動,工藝精湛。它從一方面呈現了春秋戰國時期東西方文明在絲綢之路交流的盛況。

  “這組虎形和羊首形金飾是用金箔片覆蓋在木質模具上錘揲而成,表現的是側立的老虎和盤羊頭圖案,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歐亞大陸草原遊牧文化裏流行的裝飾藝術紋樣,此時期生活在山地草原的遊牧人群,對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文瑛説。

IMG_20221125_114908

石人子溝遺址出土的金銀器物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東天山地處天山廊道東段,是古代東西文明交流、南北農牧互動的重要通道和樞紐,這裏的考古發現,對研究歐亞大陸古代人群的遷徙、交流和融合有重要意義。

  對石人子溝遺址的大規模、係統的考古發掘工作始于2006年,西北大學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巴裏坤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等機構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遺址內發現石結構房址500余座、墓葬近1000座、近2500塊刻有岩畫的岩石。

  考古人員判定石築高臺和石圍居住基址的年代約在西元前1300年至西元前800年,初步判定它們是古代人類居住生活的場所,石築高臺規模宏大,曾被多次使用,多層室內地面上有灶、灰坑、柱洞等遺跡,並保留有仍放置在原地的大型陶炊器、糧食儲藏器、飲食器,石磨盤、石磨棒、石鋤等農業工具,以及大麥、家畜骨骼等動植物遺存,還分布有器座坑、儲糧坑、羊骨坑。

  在儲糧坑的坑底,考古人員發現了成堆的碳化大麥,説明當時生活在此區域的人群已開始種植青稞、儲藏糧食。

  遺址內戰國時期的墓葬流行殉葬動物,大型墓葬流行殉葬完整的馬匹或駱駝,甚至人牲。

  除了郵票中展示的格裏芬銅節約和虎形羊形金飾,遺址墓葬內還有多件金銀器,包括錘揲工藝的動物紋樣、花紋樣的金銀箔飾片,還有金耳墜、土銀扣及瑪瑙項鍊。

IMG_20221125_114838

石人子溝遺址的岩畫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研究人員發現,墓葬出土的金銀飾上的動物圖案與遺址內岩畫上動物圖案有緊密的文化關聯。石人子溝岩畫的內容主要是動物,其中羊最多,有誇張的巨大羊角,人物圖像反映的是遊牧生活場景,也有戰鬥場景,此處岩畫制作多用敲鑿加磨刻的技法。

  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院長馬健介紹,石人子溝遺址的考古工作是在古代遊牧文化聚落研究領域的有益嘗試,揭示了東天山北麓史前遊牧文化面貌與發展演化規律。東天山考古隊十余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與理論方法為後來走出國門,在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聯合考古取得豐碩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6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