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聚八方英才 建美好新疆

作者: 張艷芳    來源: 新疆日報    日期: 2022-10-09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支撐力量,建設美好新疆,必須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制定實施《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自治區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抓住前所未有的重要機遇,研究走好具有區域特色人才發展之路的路徑方法,累計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3.8萬名,設立10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營造近悅遠來的用人環境,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在天山南北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共同建設美好新疆。

  破藩籬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阜康市九運街鎮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技術員馬光中怎麼也沒想到,在基層幹了37年,居然能憑借過硬技術,突破鄉鎮職稱晉升“天花板”,評上正高級職稱。“原來鄉鎮專業技術人員最高職稱是副高級,能評上正高級真是太開心了。”馬光中説。

  2020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在全疆率先開啟鄉鎮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出臺了鄉鎮職稱制度改革試點辦法,對鄉鎮參評人員放寬學歷、論文和科研成果等要求,極大激發了人才的幹事創業熱情。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十年來,自治區圍繞放權松綁減負搞活,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幹措施》等政策文件,通過所有改革措施,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不斷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今年以來,以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為抓手,自治區緊貼各類用人單位和廣大人才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放權松綁與約束監督相結合的人才管理機制,推動牽引作用強的政策措施率先落地。

  自治區在機構設置、編制使用、職稱評聘等方面梳理了授權事項清單,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可直接認定高級職稱,基層人才實行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技能人才可“以賽代評”“以項目代評”直接認定相應職業技能等級……十年來,通過不斷改革人才評價制度,極大激發了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的傾向,烏魯木齊市實現自主評審20個係列67個專業的中級、初級職稱,工程、經濟、中小學教師、衛生健康4個係列(專業)的副高級職稱,成為全疆承接職稱評審係列(專業)范圍最廣、專業數量最多的地方。

  與此同時,自治區加大力度為人才減負,明確一線專家人才一律不參加與專業無關的工作,通過開展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等,打破束縛人才發展藩籬,人才“紅利”持續釋放,激勵各類人才在新疆扎根奮鬥、各展其能。

  勇創新 各路英才聰明才智競相涌流

  7月22日,克拉瑪依市舉辦首屆“才聚油城揭榜挂帥”人才項目現場簽約會,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思珣等5名專家與該市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了現場簽約。揭榜項目涉及高礦化度油藏提高採收率新技術研發等,將有力促進油城經濟社會發展。

  7月以來,新疆綠色礦業發展院士論壇、“院士新疆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産業振興創新發展”院士論壇等吸引了眾多目光。百余名院士齊聚新疆,以院士論壇、組團調研等方式了解新疆發展現狀,用專業“最強大腦”給眾多領域把脈支招,為建設美好新疆獻智賦能。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十年來,自治區緊緊圍繞推進新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人才需求,創新機制引才育才用才,用好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對新疆的重點支援項目,實施“天山英才”培養計劃、“天池英才”引進計劃等自治區重點人才計劃項目,入選國家重大人才計劃專家149人,培養培訓各類人才120萬人次,千方百計集聚各方面人才為我所用。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今年以來,我區圍繞推動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堅持需求導向、著眼高精尖缺,突出為打造八大産業集群布局人才鏈。自治區組建産業技術體係專家團隊、支援科研創新平臺建設、“揭榜挂帥”集聚高層次人才、支援重點園區引才育才等具有整體拉動作用的重大人才項目,大幅提高經費資助額度,不斷優化領軍人才發現和項目團隊遴選機制,持續提升引育人才質效。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十年來,我區積極引導人才扎根基層貢獻才智,通過推進“三區人才支援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開展“專家學者基層行”、萬名農業科技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行動等,讓更多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

  放眼天山南北,農民、企業能找到專家,專家把論文寫在田地上、車間裏,越來越多的各方人才在基層一線建功立業,為新疆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重“造血” 打造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援疆幹部人才是推動新疆發展的寶貴資源。十年來,自治區對援疆幹部人才充分信任、大膽使用,讓他們在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重大工作中盡施才華,在提升受援地各項工作水準的同時,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2016年以來,7個援疆省市96家高水準醫院“組團式”支援新疆8家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600余項、填補當地空白780余個、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達95.5%以上,大大提升了受援地醫療水準。

  與此同時,創新拓展“組團式”援疆領域,在186所學校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同時開展中央單位“小組團”援疆工作,推進“組團式”援疆向疾控、婦幼、科技、農業、文化、考古、産業發展、園區管理等領域拓展。

  援疆既要“輸血”也要“造血”。“醫療援疆更重要的是培養當地醫療人才。”江蘇援疆醫生、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楊傑説,這幾年,通過協調克州醫務人員赴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定期和江蘇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開展5G手術演示及聯合查房交流、“師帶徒”結對幫扶等措施,前後方聯動,線上線下結合,江蘇優質的醫療資源和技術幫助克州醫療人才隊伍逐漸成長起來。

  培訓新疆幹部人才347.6萬人次,幫帶培養受援地各類幹部人才16.1萬余人,選派2萬余名幹部人才到援疆省市、中央單位挂職鍛煉,為受援地柔性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8.7萬名……十年來,我區依托援疆省市和中央單位智力優勢,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培養了一批高素質幹部人才隊伍,對口援疆綜合效益持續顯現。

[責任編輯:盛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