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比山更高的樹》:豐盈的速寫張揚崇高美

作者:    來源: 光明日報    日期: 2022-09-26

  裘山山散文集《比山更高的樹》(明天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收錄了近二十篇短章,記錄下高原戍邊的軍人故事,塑造了邊防軍人的英雄群像。十幾年前,作家不斷在西藏高原、雲貴高原行走,親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邊防軍人的生活,也記錄下很多令人驚異而震撼的生命經驗。就像裘山山在自序中所説的:“一次次行走高原,一次次留下牽挂。作為一個一直在路上的人,我無法和高原上的人一起堅守高原,如同無法和故鄉的人一起堅守故鄉。我能做到的,就是將我走過的路,遇到過的人,甚至是路邊的樹,一一記錄下來,呈現出來。”

  一次次行走高原,裘山山看到、聽到了太多動人心魄的故事。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的生活環境,他們默默堅守;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死考驗,他們不曾退縮;面對個人情感的糾結和家庭重負的牽絆,他們甘于犧牲奉獻,用青春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崇高雄壯的軍旅壯歌。這些短章和速寫,為當下讀者尤其是少年兒童讀者打開了一重迥異于日常生活經驗的遼遠時空,讓他們感受到自然的偉力、生命的堅韌、軍人的偉岸、英雄的崇高。

  裘山山以速寫的方式即景記錄下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寥寥數筆,形神皆出。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速寫強調用簡練的線條在短時間內扼要地畫出人和物體的動態或靜態形象;作為一種篇幅短小、簡練生動的文體,速寫強調用具有概括力的筆墨描摹人物、敘述事件、復現場景。裘山山的文字精短、節制、通透、強悍,多用急促有力的短句,通過準確的細節、精妙的比喻回望充盈著原始偉力的青藏高原,探尋邊防軍人艱苦且陌生化的高原生活,親近、想像、描摹他們的生活狀態與生命情態,從而建構起屬于高原軍人的心靈世界和內在經驗。這些高原軍旅生活的記錄和速寫,氤氳著生活的煙火氣息,留存下生命真實的肌理,直抵讀者心靈的柔軟處,動人卻不耽于煽情。那些曾經年輕、青澀的面孔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模糊,但是那些厚重溫暖的軍旅經驗,依然頑強地保留著它本原的面相和質地。

  無論是高原風物還是英雄傳奇,無論是基層兵事還是軍人情感,都那麼真實自然、質樸有力,高原官兵的經歷、故事、愛情乃至犧牲本身,都已化為傳説、傳奇甚至是令人仰望的歷史。歷史作為曾經客觀發生的過程或事件,已成過去;但對歷史的解釋卻不斷使之復活並對當代産生意義。活的歷史總是經過特定的敘述而富有生命力的,敘事把過去變成為現在。想當年,裘山山記錄下的是她所親歷的“此在”和現實;現如今,世易時移,那些生動鮮活的軍人個體生命,連同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傳奇故事,一起沉入了歷史的深處。好奇心、同理心、使命感,驅使著裘山山展開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梳理與想像,我們從散文集裏讀到的是經由作家視角回望、重建的“彼岸”和歷史。

  散文《比山更高的樹》是全書的開篇,寫到高原上的樹和兵站大院裏茂盛的左旋柳,由此連接起18軍進藏的艱辛歷史:“人們常説西藏是神奇的,在我看來,神奇之一,就是栽下去的樹要麼不能成活,若活了,風摧雪殘也一樣活,而且必定比內陸長得更高更壯……半個世紀過去了,18軍當年種下的樹,如今早已成行,成林,成蔭,成世界。每棵樹都記錄著拉薩的變遷,記錄著戍邊軍人走過的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實體的樹、比喻的樹和軍人身上所負載的樹的象徵意義結合起來,共同超越了自然環境的考驗,矗立起銘刻著高原軍人生命印痕的精神豐碑。“山”和“樹”作為中心意象貫穿全書,統攝起青藏高原軍人生活的不同側面。當作家運用比喻來表徵世界時,就創造了一種可能的聯繫,將原本無關的事物連接在一起,賦予事物以一種鮮明的意義。“比山更高的樹”也因此有了明確的指向意義。站在高山上的邊防軍人們,挺立成了一棵棵不斷成長的樹;而山也因為這些樹的扎根和成長,更加生動、偉岸。有了樹的加持,山有了無限接近天空的可能;而疊加了山的高度,軍人們的精神和靈魂亦更加高蹈。

  裘山山採用細節鋪排與白描敘事相結合的手法,再現“生命禁區”高原官兵的軍人風骨,呈現高原軍人特有的生存狀態。《一個讓人內疚的日子》,寫老一代測繪人杜永紅,年僅24歲就犧牲在測量一線。作家選取主人公犧牲前幾個關鍵時間節點的親歷者,用他們的視角串聯起主人公生命最後的時光。巧妙的結構拓展了敘事時間和空間,使得杜永紅的人物形象越發生動和立體,這也充分彰顯出裘山山作為小説家的敘述匠心。《將軍崖》《吟唱高原》《守望318國道》《青山為冢》《萬水千山傳遍》等篇什,將歷史與現實緊密勾連,在今昔對比中,寫出軍人恒常的精神和價值;也寫出了日常的堅守與極端環境下的犧牲,是如何深刻影響軍人情感和內心世界的底層邏輯的。

  《雪線上的杜鵑花》糅合了理性與夢境,作家夢境中的杜鵑花和現實中的不同,印證高原杜鵑的別樣風姿和象徵意義:“別的花開放或許是為了昭示美麗,或許是為了展現青春,而這些杜鵑怒放,卻是在壯烈赴死,是在英勇犧牲,因此整座大山都給我一種悲壯的感覺。”《駱駝刺》聚焦查果拉這座高海拔哨所,從戰士們的家信到情書再寫到高原植物駱駝刺,通過從駱駝刺到鮮花的移情,寫出哨所官兵的生活苦累和精神之美。《油菜花開》寫作家來到崗巴邊防營,部隊後勤保障水準之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巨大的反差,凸顯了駐西藏部隊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事實上,物質條件的改善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全方位影響和塑造著高原軍人的生活狀態、生命情態和情感世界。

  書中的一篇篇速寫,描摹高原風物,也承載著大量真切的生命體驗。西藏軍人的信仰和精神,傳遞到了更年輕的一代軍人身上,植入更新鮮的生命足跡。書中講述的故事、描摹的人物宛若一個個看似粗疏卻又神採盎然的剪影,閃耀著金屬般深沉厚重的光澤。一個個片段之外,更多的是留白,意猶未盡處留待讀者自身經驗、情感和想像的代入。

  總之,散文集《比山更高的樹》有著對高原自然風物和軍人生存境遇的堅實描寫,將作家的感悟、體察、思想融入精短的速寫文體,簡潔又溫情的筆調帶給讀者深沉豐盈的審美體驗,傳達出一種崇高的美學力量。(作者:傅逸塵,係遼寧作協特聘簽約作家)

[責任編輯: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3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