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開創“八合十潤”新機制 譜寫文化潤疆新篇章 ——遼寧援疆文化潤疆工作紀實

作者:    來源: 遼寧援疆    日期: 2022-08-18

    文化潤疆是是做好新疆工作最深層次的力量源泉。遼寧省第六批援疆幹部人才入疆以來,一直把文化潤疆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凝聚人心為根本,會同“一地兩師”黨委政府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將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民族團結、“三交”項目、深挖兩地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文化産業、教育援疆、智力支援、兵地融合與文化潤疆相結合(簡稱“八合”),開拓創新文化潤疆工作新思路,以法治建設“潤”社會、以紅色文化“潤”內涵、以民族團結“潤”情感、以文藝創作“潤”心靈、以文物歷史“潤”認同、以科學文化“潤”思想、以公共服務“潤”根基、以文化標識“潤”形象、以文旅融合“潤”産業、以非遺成果“潤”根脈(簡稱“十潤”),深入開展“八合十潤”文化潤疆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新疆江格爾文化旅遊節暨遼塔民族文化交流聯誼活動現場。

    3年來,遼寧援疆累計投入援疆資金4.7億元,實施文化潤疆項目72個,組織援受雙方開展了400多個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潤疆活動,遼疆兩地直接參與人數近4萬余人,帶動影響100余萬人次。其中,組織兩地2000余名中小學生開展手拉手活動;組織鄉村幹部、民族談模范等各界人士2800余人赴遼參觀考察、交流研討;舉辦培訓班351班次、培訓1.5余萬人,參與人員之多、覆蓋領域之廣前所未有,“五個認同”深入人心。開展係列活動以來,得到全國30余家媒體平臺高度關注,發布外宣稿件300余篇,閱讀量達百余萬人次,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聚力,講好新時代遼寧援疆故事。

5月9日,遼寧“六地”精神進新疆進兵團進塔城儀式正式啟動。

    以法治建設“潤”社會。依法治疆是新時代黨治疆方略的基石。通過搭建遼塔兩地人大機關交流互鑒平臺,組織政法、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業務骨幹赴遼參加政法係統政治輪訓和業務培訓,學習借鑒內地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司法調解、人民調解等先進經驗,提升業務工作能力;援疆民警組建普法小分隊,深入村隊、社區、牧場等開展宣傳普法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遼塔強國杯”塔聯式中學生足球對抗賽閉幕上,遼寧援疆前指黨組書記、總指揮李勇為冠軍頒獎。

    以紅色文化“潤”內涵。立足遼寧“六地”紅色資源,創新文化潤疆舉措。撫順援疆工作隊充分利用“撫順是雷鋒第二故鄉”的紅色資源優勢,舉辦雷鋒精神在新疆“五個一”係列活動,舉辦《永恒的豐碑》雷鋒主題事跡展,“一地兩師”中小學、黨政機關等40余家單位3000余人次參觀學習,讓新時代雷鋒精神在“一地兩師”落地生根。與此同時,由近150余名援疆幹部人才、當地百姓、青年教師和中小學生共同組建的10支“遼疆緣”雷鋒志願服務隊,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30余次;錦州援疆工作隊與遼沈戰役紀念館共同投資籌建遼沈戰役紀念館裕民專題展,重點展示遼沈戰役的輝煌歷程,致力于傳承紅色基因,講好解放戰爭轉折地的故事,開展1個月就有100余批5000余人次接受紅色教育,真正起到了讓遼寧紅色故事在新疆“熱”起來,也為塔城地區發展紅色旅遊增添了新的亮點和內涵。

    以民族團結“潤”情感。遼寧援疆前指與塔城地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領導小組共同走進錫伯族“西遷節”,聯合錫伯族文化研究學會共同參與紀念西遷戍邊周年文藝演出,共慶民族傳統節日,各民族群眾大聯歡,民族團結一家親;端午假期,遼寧援疆幹部人才與結親的民族親戚、塔城地區職業技術學院的各民族學生代表一起包粽子、係彩繩、制香囊,全面開展“八共同、八聯誼”結親聯誼活動,與少數民族孩子共同慶祝節日。借助遼寧豐厚的足球培訓資源,實施校園足球培“苗”工程,組織知名足球教練和運動員進疆開展足球教學和裁判員培訓,舉辦“遼塔強國杯”塔聯式中學生足球對抗賽,選拔優秀足球種子選手赴遼培訓,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找到一條創造人生精彩的新路。

7月6日,雷鋒精神在新疆“五個一”活動啟動儀式上,雷鋒精神事跡主題展在九師小白楊中學同步展出。

    以文藝創作“潤”心靈。在建黨101周年之際,遼寧援疆前指推出慶“七·一”係列活動,舉辦“八千裏路英雄情”一堂跨越時空的思政課,以“七一勳章”獲得者孫景坤、魏德友為切入點,通過現場和網絡直播方式為塔城職業技術學院以及遼疆兩地學生們上了一堂激蕩信心與力量的思政課,活動得到中宣部新聞局重點關注,以《新聞閱評》形式報送給遼寧省委、新疆黨委主要領導。通過“喜迎二十大·頌歌獻給黨·共唱遼疆情”文藝匯演等,讓受援地群眾樂享“文化大餐”。遼寧地方戲首次“組團”演出走進新疆,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瀋陽音樂學院等專業院團把一場場精彩的藝術盛宴送到群眾家門口。把內地的中華文化“引進來”同時,要讓新疆優秀地域文化“走出去”,在盤錦援疆工作隊的協調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江格爾藝術團赴遼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加強遼疆兩地交往交流交融。

2022年1月,錦州援疆工作隊借助後方紅色資源成立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裕民分隊。

    以文物歷史“潤”認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同為蒙古自治縣,並在同一緯度,文化同根同源。遼寧援疆前指深入挖掘遼疆兩地根脈相連歷史淵源,啟動了遼塔蒙古族“結親聯誼、團結互助”線上交流活動,使兩地三縣交往熱度不斷提升。通過交流座談,尋求兩地三縣蒙古族歷史、文化語言、民俗、蒙醫、旅遊等方面的契合點和共同點,增進民族感情,促進民族團結。組織塔城職業技術學院與錦州師范學院聯合舉行“情深不辭天山遠,遼塔心連寄霓裳——遼塔師生雲線啟動2022年職業教育活動周”,通過“鴻雁傳書”“書香傳遞”“贈送傳統服飾”等活動陸續開展,共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以科學文化“潤”思想。遼寧高職教育援疆團隊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結合塔城地區位于中亞商貿走廊和産業優勢,重點建設畜牧獸醫專業群、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群等七大專業群;援疆教師認真履行“傳幫帶”義務,在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編寫教材等方面不遺余力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實現變輸血為造血,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人才。結合塔城各族群眾對中醫的實際需求,借助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優勢和力量,遼寧開啟中醫援疆新模式,建立名醫工作室,“一地兩師”中醫拜名師學藝,努力為新疆各族群眾提供“一站式”的中西醫結合醫療保健服務,並通過中醫傳統文化進村屯、進社區、進牧場、進學校等活動,為各族群眾開展疾病預防、保健、康復等中醫服務,為邊疆人民的健康幸福保駕護航。

    以公共服務“潤”根基。以文化援疆為抓手,錦州援疆工作隊和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攜手,成立“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新疆分隊”,並贈送了價值5萬余元的電影放映設備,在業余修休息時間和重大節假日期間,“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新疆分隊”深入裕民縣人民公園、偏遠牧區、學校以及哨所等20余個場所,累計播放40余場電影,為5000余人次群眾送電影“到府”,把先進技術經驗、科技知識、法律知識、致富資料和資訊傳遞給新疆的幹部群眾。拓展復制“老兵放映隊”經驗做法,注重為偏遠地區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專題節日為契機,由40余名援疆幹部人才組成的遼寧援疆文藝輕騎兵赴“一地兩師”開展演出,走訪基層、進鄉村、去夜市、入校園、走劇院,讓各族群眾直觀感受遼寧援疆文化,將文化潤疆向實體化延伸,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各族群眾身邊。

遼寧援疆項目—甘泉裏帶動額敏當地旅遊産業發展

    以文化標識“潤”形象。自2019年起,遼寧援疆八師分指先後分兩批向石河子市援助215輛新能源公交車輛,大大提升了城市交通運營能力。今年,在遼寧援疆資金援助下,石河子市在全疆開創先河,免費開通H1環線、M1環線兩條“遼疆號”公交線路,讓百姓切身得到實惠,乘車時感受到來自遼寧的愛心和溫暖,打造遼疆兩地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標識。為進一步打造遼寧援疆文化潤疆品牌,援疆前指策劃並實施了“遼塔心連心”文藝匯演係列活動,目前已開展演出30余場次,用百姓看得懂、聽得進、接地氣的歌舞表演,讓各族群眾直觀感受中華文化,不斷增進文化認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形式和內涵。

    文旅融合“潤”産業。這兩年,援疆直航瀋陽—石河子—塔城航線,以及瀋陽市至塔城市的援疆直達專列相繼開通,極大方便了兩地人民群眾出行,為促進兩地民族三交活動提質擴面、推動受援地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投資1300萬元建設額敏縣鄉村旅遊産業孵化園,運營不到半年,已實現20余家餐飲企業及商戶入住,帶動村民自主經營8家,促進帶動當地就業100余人;錦州援疆工作隊的援疆項目“錦裕五味裏”特色美食街項目同步啟動,將錦州市和新疆各地的特色飲食文化、手工藝品、民族服飾等最大程度的展現給全國各地的遊客。目前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遊客2萬余人次,實現旅遊增收約2000萬元。在助力當地打造北疆鄉村旅遊特色示范點,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拓寬就業渠道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等放慢,起到良好地推動作用。

7月5日遼沈戰役紀念館裕民分館正式揭牌。

    以非遺成果“潤”根脈。“非遺傳萬裏·遼塔心連心”,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當天,遼寧援疆前指與塔城地委宣傳部共同在額敏縣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活動。來自遼疆兩地的哈薩克族阿肯阿依特斯、遼寧海城牛莊餡餅、塔塔爾族傳統糕點、俄羅斯族瑪洛什、達斡爾族雪水冷面、錫伯族大餅等20余種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參加集中展示。與和布克賽爾縣政府聯合舉辦新疆江格爾文化旅遊節暨遼塔民族文化交流聯誼活動,來自遼疆兩地的阿肯彈唱、蒙古長調、賽馬,高蹺、馬頭琴、呼麥等節目,為現場近萬名群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讓群眾在互鑒互賞中,增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意識。

    新時代遼疆共建,新征程共鑄輝煌,以“八合十潤”工程為重點的遼寧援疆文化潤疆工作成果豐碩。在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築牢民族團結基石,共譜和諧發展中貢獻了磅薄的“遼寧力量”。下一步,遼寧援疆前指仍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不負重托,奮力續寫遼寧援疆文化潤疆新篇章。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2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