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張春林在喀什市就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展開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努力把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莫爾寺遺址位於喀什市東北約30公里處,始建於公元3世紀前後,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帶盛行的有力見證。在考古發掘現場,張春林與考古隊員深入交流,詳細了解遺址考古發掘進展和文物保護利用等情況。他指出,莫爾寺遺址有力證明了歷史上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有效治理和宗教管理,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的特徵,對新疆地區宗教演變史的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要強化保護意識,構築人防、物防、技防立體保護體系,紮實做好考古和文物保護各項工作。要發揮考古實證的獨特作用,科學系統進行新疆境內佛教遺存考古挖掘工作,通過實證深入闡釋新疆歷史上多種宗教並存的歷史事實。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産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方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産品。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社會調查與考古工作相結合,發揮群眾力量作用助力考古發掘工作。
調研中,張春林強調,考古工作不是單純的學術工作,而是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自覺肩負起做好新疆文物工作的重大政治責任。要堅持系統思維,把遺址考古發掘、保護利用、研究闡釋、宣傳展示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要科學制定文物遺存展示規劃,促進文旅深度融合,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眾,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