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文藝小分隊走進社區鄉村,將文化送到村民家門口;各級“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和各族群眾共度節日;遍佈城鄉的文化活動中心成為凝聚人心、培育文明的幸福場所……古爾邦節假期,各地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助力形成向善向上、和諧文明的社會風尚。
文化進鄉村 演出暖人心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戲曲表演,演員們唱功很好,表演很到位,尤其是他們的戲服太美了。”在拜城縣康其鄉阿熱勒村,看完演出,村民吾斯曼·肉孜感慨。他觀看的是拜城縣文化館開展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舞姿輕盈、神采飛揚的《龜茲樂舞》,婉轉悠揚、韻味十足的京劇《梨花頌》,豪情滿懷的戲歌《讓神州大地國泰民安》等表演,讓各族群眾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今年以來,拜城縣文化館常態化開展送文化、送戲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目前已開展80場次。”拜城縣文化館館長周學軍説,一系列文化活動不僅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普及,還進一步增強各族群眾的幸福感。
以文化人,以文潤心。節日期間,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在天山南北火熱舉行,歌曲、舞蹈、小品、器樂演奏、詩朗誦等多彩文藝節目,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
9日晚,由墨玉縣文工團組織的“我心向黨”主題文藝晚會在扎瓦鎮英吾斯塘村文化廣場舉行。現代舞、古典舞、樂器演奏、情景劇等節目輪番上演,精彩紛呈,現場氣氛非常熱烈。聽到歌曲《領航》響起,台下觀眾紛紛揮舞着手中的小紅旗。
“文藝晚會內容貼近百姓生活,積極向上,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還進一步堅定各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扎瓦鎮副鎮長汪浩説。
禮讚新時代 共話團結情
集體舞蹈《你笑起來真好看》展現了孩子的天真可愛,合唱《我愛你中國》將幹部群眾的愛國熱情點燃……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駐莎車縣阿瓦提鎮薩格達克庫木村“訪惠聚”工作隊組織下,村民們度過一個幸福祥和、充實愉快的節日。
參與了籃球比賽,參觀了新疆四史館,欣賞了精彩的文藝節目,村民艾海提·亞森説:“活動很多,很有趣,這是我過得最高興的一個節日。”
“活動中我們堅持以群眾為主體,以文鑄魂,以文化人,達到增進團結、凝聚民心的目的。”自治區文旅廳駐薩格達克庫木村第一書記段玉明説。
古爾邦節假期,我區各“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隊紛紛行動起來,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各族幹部群眾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喜氣洋洋共度節日。
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駐柯坪縣蓋孜力克鎮托萬喀什艾日克村“訪惠聚”工作隊與村“兩委”在該村文化體驗館舉辦古爾邦節聯誼會,讓優秀文化浸潤百姓心田;在克拉瑪依市委政法委駐克拉瑪依區銀河路街道和諧家園社區“訪惠聚”工作隊的組織下,各族居民表演了歌曲、舞蹈、模特走秀等節目,禮讚新時代,共話團結情……
7月9日傍晚,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立井北社區東湖麗景小區的“紅石榴小巴扎”,“歡樂的節日跳起來”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正在這裡舉行。演出精彩,高潮迭起,許多小朋友們紛紛走上舞&,與演員互動起來,“紅石榴小巴扎”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一同品嘗了馓子和糕點,欣賞了精彩紛呈的文化演出,還了解到國家的醫保好政策。”65歲的社區居民吐爾遜·阿不拉開心地説。
百姓大舞& 群眾樂開懷
7月10日,夜幕來臨,熊熊篝火被點燃,伴着節奏強勁的音樂,游客和村民手拉手一起圍在篝火旁,載歌載舞,月亮地村處處洋溢着幸福與歡樂的氣氛。
除了參加篝火晚會,登上古戲&,表演一段拿手好戲成為游客和村民的心頭好。“古戲&就是百姓大舞&,誰都可以上&表演。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周邊的村民也慕名而來,或唱一段河南豫劇,或吼一嗓新疆曲子,或跳一段黑走馬,熱鬧得很。”月亮地村文藝愛好者胡玉宏説。
月亮地村位於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是目前新疆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村落,散發着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這幾年,當地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建成了古戲&、村史館、農耕博物館、小游園等文化休閒設施,越來越多的游客到這裡品味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我們村有30多家民宿,這幾天家家爆滿,游客來這裡游玩需要提前預訂。”月亮地村黨總支書記閆向福説。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村級文化陣地建設力度,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遍佈天山南北的百姓大舞&、村級文化廣場、文化大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高農牧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10日,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石化街道光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京劇《洪羊洞》、詩朗誦《我的祖國》、陜北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精彩節目,給各族觀眾帶來藝術享受。居民仉向東説:“這幾年,因為黨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節日期間,大家聚在一起,不僅快樂加倍,也增進了情感交流。”説完,他拉上鄰居阿依先古麗·吐爾遜一起加入到麥西熱甫的舞蹈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