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博斯坦村有了增收致富的“寶貝瓜”

作者: 馮磊 迪麗努爾·吐遜江    來源: 天山網    日期: 2022-08-03

  7月6日,記者走進沙雅縣英買力鎮博斯坦村,但見連片的貝貝南瓜長勢喜人,鬱鬱蔥蔥的南瓜葉片間躺著顆顆“小胖子”,村民們正忙著採摘、裝袋、搬運……

  “去年,我嘗試種植了20畝貝貝南瓜,收入了10萬元,今年我又擴種了50畝,有農業技術人員指導,收益一定能更好。”種植戶賽買提·肉孜高興地説。

  近年來,針對博斯坦村每人平均耕地少、耕地零散,農業結構單一等問題,沙雅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聯合村“兩委”,在做足種植環境分析、市場前景考察的基礎上,決定引進適應性強、抗病性好、市場需求量大的貝貝南瓜,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啥是貝貝南瓜啊,聽都沒聽過!”“我們沒種過南瓜,這東西能賺錢嗎?”……對于貝貝南瓜這個新事物,大部分村民因不了解、怕風險而保持觀望心態。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2021年初,工作隊和村“兩委”動員37戶村民試種了60畝貝貝南瓜,銷售額達30余萬元。

  “在工作隊的鼓勵、引導下,我種了5畝貝貝南瓜,貝貝南瓜剛成熟,立馬就被訂購一空。”村民買買提·阿山高興地説。

  貝貝南瓜的試種成功,給村民吃了“定心丸”。工作隊和村“兩委”趁熱打鐵,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決定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行統一購種、統一耕作、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四統一”發展模式,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實現雙贏。

  2022年,看種植南瓜真有收益,80余戶村民主動找到工作隊,加入種植貝貝南瓜的行列,種植面積也從60畝擴大到800畝。

  種植上規模,技術也必須上水準。為保障貝貝南瓜産量、品質雙提升,工作隊邀請縣、鄉農業技術人員開設“田間課堂”,在田間地頭開展種植技術培訓30余場次,通過現場演示、面對面溝通的方式,向傳授農戶種植、病蟲害防治、施肥等實用技術,為貝貝南瓜提質增效奠定了基礎。

  “按照農業技術人員教的辦法管理後,地裏的貝貝南瓜個頭大,還都圓滾滾的。而且,有工作隊和合作社在,一點都不愁賣。”村民阿孜古麗·依米提説起今年種的貝貝南瓜一臉歡喜地説。

  如何賣得快、賣得好?工作隊、村“兩委”和合作社各司其職。工作隊帶著南瓜外出參加展會,擴大本村貝貝南瓜知名度,爭取來了山東經銷商的長期收購協議。村“兩委”進商超、跑市場,打通本地銷售渠道。合作社統一採收篩選,分級定價,以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

  今年7月,博斯坦村的貝貝南瓜迎來大豐收,畝均産量達2.2噸,按照市場均價,保底收入可達300余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打造貝貝南瓜種植示范基地,帶動周邊村一起種植貝貝南瓜。同時,我們計劃開發南瓜禮盒,提升産品附加值,讓貝貝南瓜真正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寶貝瓜’。”駐博斯坦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魏奇榜滿懷信心地説。

[責任編輯:盛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