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努爾尼沙汗•司迪克拿上了賣牛的收入1萬多元,她覺得以後的日子更加有盼頭了。
努爾尼沙汗•司迪克家住新疆阿瓦提縣木孜魯克村,2008年丈夫因病去世,她一人照看兩個正在上學的女兒,只依靠家中的3畝核桃地為生,日子過得很艱難。
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長期幫扶下,2018年努爾尼沙汗•司迪克成功脫貧。2019年,村裏啟動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以事前預防返貧與事後幫扶相結合,將她家定為防返貧監測戶,開展動態幫扶工作。現在努爾尼沙汗•司迪克家中有4頭牛、15隻羊,添置了飼料加工機。女兒在村裏當起村醫,一個月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2021年努爾尼沙汗•司迪克家庭收入達到43000元。
木孜魯克村黨支部書記買合麥提•艾買提介紹,阿克蘇地區把年人均收入7000元以下的家庭納入防返貧風險監測範圍。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扶貧專幹定期入戶,對因病、因殘、因學、因災、因意外等易返貧致貧關鍵因素進行全面摸排,掌握村民家中勞動力是否穩定就業、産業發展是否順利、享受的政策是否穩定,家中有無重大突發事故等。

村幹部在努爾尼沙汗·司迪克家中入戶走訪。新華網發 迪力胡馬爾·伊米爾攝
動態監測是防返貧的第一步,加強幫扶,變“輸血”為村民主動“造血”才能斬窮根。
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制定因人因戶,分類施策的防返貧方案,對村裏有勞動能力的幫扶對象,採取産業、就業等開髮式幫扶,提供勞務介紹、小額貸款幫扶等措施,通過勞動增收致富;對無勞動能力的幫扶對象,強化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提供低保、臨時救助等措施進行幫扶。

工作人員將防返貧情況錄入系統,建檔立卡。新華網發 迪力胡馬爾·伊米爾攝
防返貧動態監測預警工作開展過程中,木孜魯克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多層次、多渠道及時發現預警信息,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及時制定幫扶措施,有效防止返貧現象的發生。(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