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探訪新疆沙海“綠色長城”守護者

作者: 顧煜,張雨陽,宿傳義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22-04-13

  3月28日,許波正在沙漠公路兩側的防護林檢查。新華社發(王偉偉 攝)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13日電(記者顧煜、張雨陽)隨著塔克拉瑪幹沙漠又一場沙塵暴消退,許波拿起鉗子,迅速鑽進車裏,繼續檢查貫穿沙漠南北的“綠色長城”——塔裏木沙漠公路防護林。

  “這麼多年了,我就盯著這些樹,是的,只盯著樹,感覺這些樹就像我的孩子。”59歲的許波是中國石油塔裏木油田塔中油氣開發部的一名護林員,每天他都要花一整天檢查這座著名的“綠色長城”。

  2004年7月,他到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心臟”——塔中油氣開發部工作時,沙漠公路旁剛栽下第一批小樹苗。

  2003年8月,總投資2.2億元的“塔裏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開工建設,到2005年,沙漠公路完成全線綠化。這座長436公里、寬70多米的“綠色長城”是由約2000萬棵樹木形成的,保護塔裏木沙漠公路免受風沙的侵害。

  許波告訴記者,這些樹木從幼苗開始就面臨風沙、缺水、高溫、野生動物的侵害,有時一場風沙過後幼苗就被連根拔起,“當時就是痛心,養這些樹的經歷難以忘懷。”

  3月28日,許波正在檢查防護林的滴灌帶。新華社發(王偉偉 攝)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也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過100毫米,但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毫米至3400毫米。為防止風沙對公路侵蝕,2005年,塔裏木油田利用滴灌技術在公路兩側種植了436公里生態防護林,並在沿線建設了109個水井房,抽取沙漠中的高礦化度地下水給防護林灌溉。

  解決了水的問題,樹苗成活率更讓許波頭疼。由于沙土貧瘠、鹼含量高,樹苗難以生存。每當看到快要枯死的樹苗,許波都著急得流下了眼淚,“那種感覺就像所有努力都白費了。”

  許波不斷進行實驗並向專家咨詢,想盡辦法給樹木增加水土滋養。辛勤勞動終于換來回報,這些樹苗成活率超過80%,樹苗長成了“綠色長城”。

  伴隨樹苗成長的歲月裏,許波遭遇了無數次沙塵暴,手腳也曾因樹受傷,但與看到“綠色長城”上枝繁葉茂的快樂相比,所有痛苦都算不了什麼。“看到沙漠公路沿線的生態防護林,讓我有種孩子長大的感覺,再多苦也值了。”

  18年來,許波走遍“綠色長城”每一個角落,他一眼就能看出沙漠公路上哪些地方植物狀況不好。這些年,他身邊的司機變了,只有他還在沙漠路上來回穿梭。沙漠裏紫外線強,他有點散光,有點老花,還有點近視。“難的是重復,人也會疲勞,很多人在沙漠裏待久了容易患上‘沙漠綜合徵’。一年後我就退休了,有點擔心這些樹。”

  不過令他放心的是塔裏木油田一直在努力保護這座“綠色長城”,油田每年投入2500萬元對沙漠公路兩側生態防護林進行綠化、維修等。

  3月28日,許波正在檢查水井房的設備。新華社發(王偉偉 攝)

  今年1月,塔裏木油田開始對沙漠公路沿線水井房進行改造,用光伏發電代替柴油發電機抽水灌溉,從而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退休前我能做的事情有限,但至少可以為我的‘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看著茫茫無邊的沙漠、綿延不絕的“綠色長城”,許波目光堅毅。(參與採寫:宿傳義)

[責任編輯: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5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