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天山腳下撒播希望的“種子”——新疆以能源為引擎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作者: 杜剛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22-03-03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2日電題:天山腳下撒播希望的“種子”——新疆以能源為引擎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杜剛

  春寒料峭,新疆天山東部哈密市尚有積雪,年産百萬噸醋酸、利用荒煤氣發電等一批煤化工煤電項目已開工復工;在天山北部昌吉市,一批特種變壓器設備即將完工發往沙特阿拉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新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産業體係。

  煤炭産業多元低碳發展

  2月28日,新疆“東大門”哈密市6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復工,項目總投資額88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17億元,主要集中在有工業糧食之稱的煤炭領域。

  長期以來,煤炭産業是新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之一。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後,煤炭、煤電、煤化工行業如何轉型升級成為亟待破解的課題。

  當日開復工儀式現場,新疆中和合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産百萬噸的煤制醋酸及下遊産品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彌補新疆煤化工産業缺少醋酸這一短板。公司董事長施趙健介紹,項目以煤和中水等為原料,實現碳和氫的高效利用,大幅降低碳排放,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還具有節能減排和清潔環保優勢。

  走進伊吾疆納新材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年産550萬噸的低階煤分級分質清潔高效深加工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公司總經理楊晉生介紹,按照公司“煤-炭-油-氣-電-熱-化”綜合産業發展規劃,這一項目為延長煤炭産業鏈、實現産品附加值最大化打下堅實基礎。

  新疆新伊碳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現場,工人們分別調試兩臺亞臨界超高溫抽凝式汽輪發電機。公司總經理胡志鋼説,兩臺發電機組分別計劃3月和5月並網發電,屬于純綠項目,它們將原本直接排放的荒煤氣變為電廠發電鍋爐的熱源,實現變廢為寶。

  能源裝備制造迎來新機遇

  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相關裝備制造企業迎來新發展機遇。

  天山北部昌吉市,特變電工新疆輸變電産業園內一片繁忙。春節以來至今,公司都未曾停歇,倒班生産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岡比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需的特種變壓器等設備。

  面對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中車新能源哈密電機有限公司通過提高管理水準、內部挖潛等多種降本方式,春節後順利完成來自哈薩克斯坦的6颱風機訂單,目前這些風機已從霍爾果斯抵達項目現場。

  記者從哈密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哈密市風電裝備産業的産品種類從過去1.5兆瓦、2兆瓦中小機型發展到現在4兆瓦、5兆瓦大型機組,從單一新疆市場發展到覆蓋青海、甘肅等地,並逐步走出國門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在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片多晶硅片從幾家硅基企業的生産線上運送出來,這裏成為新疆乃至全國重要的多晶硅生産基地。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信廳了解到,2021年新疆多晶硅産量29.76萬噸,同比增長22.5%,佔全國總産量的58.9%,成為我國硅基新材料基地之一。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推動經濟發展

  一連串好消息背後是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積極協調能源企業新建項目的環評及能評指標批復,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幾項新建多晶硅項目提前供電,保障項目如期調試和投産。

  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在哈密市落戶以來,得益于當地深化“放管服”改革,面對種種壓力,年産20萬噸四氯化鈦、精制技改項目、年産5000噸高端寬幅鈦合金板材項目才能順利開復工。公司董事長肖志海表示,在新疆有獲得感和歸屬感,有信心推動哈密“十四五”期間打造世界領先的鈦産業基地。

  從浙江到伊吾縣投資煤化工産業的新疆眾友浦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永明坦言,當初主要看重的是品質好價格低的煤炭資源,但當地的營商環境超出他的預期,“在完善開工手續時,我們一天之內在一張表上蓋完了7個章,這即使在發達省區也是很高的辦事效率,能切實感受到當地政府急企業所急。”

[責任編輯: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3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