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瞭望 | 萬年記錄、優越資源,新疆冰雪“熱”起來

作者: 丁建剛、顧煜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22-02-15

  新疆的冰雪記錄可以追溯到一萬年以前,阿勒泰市一幅古人滑雪狩獵的岩畫是目前世界上已知關于滑雪的最早記載

  如今,南疆所有地州都有了滑雪場,南疆滑雪場數量已佔全疆滑雪場總數的26%,越來越多的南疆人民選擇以冰雪活動充實自己的業余生活

  冰雪運動人才涌現,6個“新疆娃”入選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來自新疆的女滑雪運動員迪妮格爾·衣拉木江還成為最後一棒火炬手

  中西部冰雪休閒旅遊帶蘊含著到2025年實現5000萬冰雪旅遊人次、1000億元收入的市場潛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丁建剛 顧煜

  北京冬奧會上,運動健兒們在冰雪賽場上激戰正酣。

  位于祖國西北角的新疆,冰封雪飄。豐富多彩的冰雪娛樂項目給寒冬帶來生機活力,新疆民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和向往正持續高漲。

  作為中國冰雪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新疆逐步做強冰雪旅遊業,加快推動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推動全民參與冰雪,盤活“冷”資源,舒展冰雪經濟“另一翼”,與東北、華北共同形成“三足鼎立、兩帶崛起、全面開花”的中國冰雪旅遊空間新格局。

  冰天雪地的天山南北,冰雪産業正驚艷崛起,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2022年1月12日,新疆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第一中學,小學部速滑隊的學生在進行速滑訓練 王菲攝/本刊

  冷資源熱起來

  新疆的冰雪記錄可以追溯到一萬年以前。2005年,一幅古人滑雪狩獵的岩畫,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鄉墩德布拉克一處岩壁中被一位偶然路過的牧民發現。經鑒定,這幅岩畫距今約一萬二千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關于滑雪的最早記載。

  地處世界滑雪黃金緯度的阿勒泰地區,冬季最長可達8個月,滑雪歷史悠久,阿勒泰市更有著“中國雪都”之稱。這裏是新疆冰雪資源的代表。

  新疆冰雪資源稟賦天成,雪期長、雪量大、雪質好。同時,冬季陽光充足、溫暖少風等氣候特點,成為吸引冰雪運動愛好者前來的重要因素。新疆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的中午平均溫度,基本保持在-10℃至-5℃,被譽為“中國最溫暖的滑雪場”。

  隨著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號召提出,新疆將優質的冰雪資源“變現”,讓冷資源煥發新活力。“新疆的冰雪運動場館如雨後春筍,遍布全疆。”新疆冬季體育運動協會會長李建宏説。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了解到,2016年至今,新疆冰雪場館數量快速增加,僅滑雪場就增加了57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建成各類冰雪場地共188個,其中冰雪遊樂園60個。多家冰雪運動場館、場地已達到全國頂尖、國際一流水準。

  新疆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設施完善的冰雪場地,深受國家隊和冰雪運動愛好者喜愛。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底,新疆共接待冰雪項目國家隊24隊次、841人次。

  經過多年持續發力,新疆形成了以阿爾泰山、天山兩個冰雪旅遊帶,烏魯木齊南山、阿勒泰市、富蘊縣、伊寧市、阿克蘇—溫宿、賽裏木湖—溫泉、克拉瑪依—獨山子等多個滑雪場聚集區為主的冰雪旅遊産業發展新格局。

  不僅如此,天山以南,曾因缺冰少雪與冰雪休閒娛樂活動無緣的南疆各族群眾,如今也有了嬉戲冰雪的樂園。

  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長年幹旱少雨,冬天幾乎不下雪。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下,近年來和田多地在沙漠邊緣通過人工造雪方式開辟出滑雪場,讓遠離寒天雪地的南疆百姓有機會享受冰雪運動的樂趣。

  位于和田地區墨玉縣郊外的舞伊納克滑雪場,是和田第一個沙漠滑雪場。自2016年開業以來,滑雪場推出滑雪、雪地摩托、騎駱駝等多種雪上娛樂項目,吸引了大批遊客。2022年元旦期間,單日最高客流量接近1800人。來自周邊縣市鄉鎮的遊客在沙漠邊的雪場上打雪仗、滑雪圈、與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合影……原本荒涼的沙漠邊緣成為歡樂的冰雪海洋。

  “冰雪在和田地區十分罕見,各族群眾對冰雪及冰雪運動的熱情極為高漲。開業以來,我們接待遊客十幾萬人,日接待量將近2000人。”舞依納克滑雪場經理劉東升説。

  “南疆的滑雪場、冰雪樂園等冰雪場所,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地群眾冬季休閒的方式,讓更多人走出家門享受冰雪樂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張春明説,如今,南疆所有地州都有了滑雪場,南疆滑雪場數量已佔全疆滑雪場總數的26%,越來越多的南疆人民選擇以冰雪活動充實自己的業余生活。

  從娃娃抓起

  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在祖國西北角,冰雪的熱度仍在持續上升。

  半生投入冰雪運動的阿勒泰市第二中學副校長木黑亞提·達尼亞爾,同時也是阿勒泰市青少年滑雪隊的教練。正帶著10多位隊員訓練的他,看著設施完善的滑雪場、各式各樣專業的滑雪裝備、對冰雪運動熱情高漲的學生和人群,眼中滿是羨慕:“當年我們要有這樣的場地和裝備就好了。現在,我們把體育課堂搬到了滑雪場上,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愛上了冰雪運動。”

  2018年,阿勒泰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將滑雪課正式納入中小學生體育課程。截至目前,滑雪課已覆蓋學生5萬人次。此外,阿勒泰創建了全國冰雪特色學校33所、自治區雪上傳統項目學校20所、自治區冰上傳統項目學校22所,使“冰雪運動從娃娃抓起”走進現實。

  在全疆各地,還有許多像木黑亞提·達尼亞爾這樣的冰雪運動基層教練員,他們常年在基層一線默默奉獻,將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帶上冰場雪道,推動新疆校園冰雪運動蓬勃發展。

  目前,新疆已完成100所冰上示范校命名工作,並實施動態管理。2018年開始,新疆又啟動100所雪上示范校命名工作,目前已確定47所。5所冰球示范校也在試點開展,一些規模較大的雪場開辦了滑雪學校,新疆體育職業學院開設了冰雪方向的專業課程,為新疆冰雪運動及相關産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在各方努力下,新疆冰雪運動已擁有速度滑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短道速滑、跳臺滑雪、鋼架雪車等項目專業隊伍。冰雪運動人才紛紛涌現,6個“新疆娃”入選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來自新疆的女滑雪運動員迪妮格爾·衣拉木江還成為最後一棒火炬手。

  冬奧會不僅是體育運動員的盛會,也是每一個老百姓心中的冰雪盛宴。為讓冰雪項目走到老百姓身邊,新疆開發出更多趣味性高、參與門檻低的群眾性冰雪項目,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

  不久前,新疆首條面向公眾開放的冰壺賽道在伊寧市正式投入使用,不少市民趕來體驗冰壺運動帶來的樂趣。新疆冰上運動中心的專業速滑場館,每年都會舉辦寒暑假青少年培訓班,很多孩子在這裏成功上冰。

  來新疆滑雪的“發燒友”人數不斷增加。新疆暴風雪滑雪俱樂部總經理廖原説:“近些年疆外雪友越來越多,新疆滑雪愛好者人群也在迅速擴大。雪友的年齡結構不斷優化,從2歲到73歲的都有。”

  “北京冬奧會與春節相遇,雪友們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不僅周末,工作日滑雪場也人氣十足。”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副總經理薛文軍説,現在周一至周五每天遊客在2000人左右,周末可達4000人。其中,疆外遊客比例不斷增加,上海、廣東、甘肅是排名前三的客源地。

  與此同時,雪地拔河、雪地摔跤、雪圈接力、雪地摩托等老少鹹宜的冰雪運動,正在新疆遍地開花,吸引著更多群眾感受冰雪運動帶來的樂趣。

  天山南北,一座座滑雪場宛如一條條絲帶,在山林間靈動遊弋。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冰場猶如片片雪花,在樓宇間輕盈飄逸。

  冰雪産業乘勢而上

  雖是我國冰雪資源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但與東北地區相比,新疆的冰雪經濟起步較晚,冷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準相對不高。近年來,借力北京冬奧會,新疆以各地滑雪場為中心,創新冰雪經濟發展方式,冰雪經濟乘勢而上。

  在北京冬奧會帶動下,這個冬天的新疆,冰雪旅遊持續升溫,各地來疆的遊客數量激增。僅春節假期,新疆就共接待遊客360.11萬人次,同比增長5.62%;實現旅遊收入26.28億元,同比增長1.43%。

  從冰場、滑雪場到冰雪主題樂園,新疆各地推出豐富多彩的冰雪旅遊活動,豐富冰雪文化內涵,提高旅遊目的地黏性。比如,不少地區將民俗風情植入冬季旅遊,讓遊客在賞冰玩雪中體驗濃鬱的民俗文化;阿勒泰地區推出牧遊體驗、古老毛皮滑雪體驗、毛皮滑雪賽事等活動;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舉辦的“冬季那達慕”,可讓遊客體驗雪地賽馬等活動,為冰雪旅遊注入新元素;賽裏木湖景區舉辦“喜迎冬奧·相約賽湖”係列活動,僅2月5日當天就接待遊客2.5萬余人次,創冬季旅遊接待量新高。相關旅遊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在新疆阿勒泰等地,冰雪遊帶動的周邊酒店預訂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

  《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西部冰雪休閒旅遊帶蘊含著到2025年實現5000萬冰雪旅遊人次、1000億元收入的市場潛力。新疆冰雪産業擁有巨大潛力,“借力發展、乘勢而上”是激活冰雪經濟後發優勢的重要思路。

  2021年3月,新疆與吉林簽署了共同創建中國(長白山脈—阿爾泰山脈)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試驗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入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多樣化合作,吉林為新疆培訓冰雪旅遊産業人才,對新疆重點冰雪景區、滑雪場智能化建設進行指導幫助;新疆則為吉林冰雪産業發展提供實訓基地。

  “目前,新疆正在打造世界級的冰雪産業,聯合吉林省打好冰雪旅遊牌,推出冬捕、溫泉、跳雪、休閒度假等冬季旅遊産品,讓遊客有得玩,也帶動更多農牧民腰包鼓起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副廳長侯漢敏説。

  如今的天山南北,以“冰雪+”為引領,開展“冰雪+觀光”“冰雪+民俗”“冰雪+體育”係列節慶活動,打破了以往“探班式”“單一性”的冰雪經濟形式,提升了冰雪産業綜合效益,新疆冰雪産業正呈現融合發展的良好勢頭,冰天雪地正成為金山銀山。

  冰雪旅遊持續升溫,而新疆的冰雪産業早已不止于此。為推動冰雪經濟發展,新疆不斷拓展上下遊産業,作為當地新産業的冰雪裝備行業實現了長足發展,産品從無到有,品牌從有到優,提升從量到質。

  一套滑雪服,折射出新疆冰雪裝備制造産業乘勢而起的歷程。

  “以前都是購買國外品牌的滑雪服,現在有新疆本土制造了,穿上感覺特別好。”烏魯木齊市滑雪愛好者張波高興地説。張波購買的這套滑雪服,由哈巴河縣雅居床服有限責任公司生産。

  “去年新上了5條生産線,全年生産能力達到30萬套滑雪服。”該公司董事長李玉梅説,她看中冰雪經濟巨大潛力,決定研發生産駝絨滑雪服,“2020年,公司的銷售額已突破2000萬元。駝絨和冰雪都是本地優勢資源,將這兩種資源疊加利用,就形成了競爭力。”

  在冰雪重裝備制造方面,新疆企業也在持續發力。新疆華通泰克遊樂設備有限公司生産的客運索道,已應用到國內多個景區、雪場。烏魯木齊市冰雪新金立滑雪設備有限公司生産的滑雪魔毯,已穩步進軍國內市場,遠銷大連、哈爾濱、西安等地。

  如今,隨著新疆冰雪旅遊、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看好新疆冰雪裝備市場並投身其中的企業越來越多,“新疆制造”正在冰天雪地中爭得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7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