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民族特色,奠定了新疆走特色優勢産業發展之路的基礎。“十四五”期間,新疆優布局聚産業,積極培育和重點發展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電力、紡織服裝、電子産品、林果、農副産品加工、馕、葡萄酒、旅游等“十大産業”,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
搟馕餅、戳花紋、烤馕……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馕文化産業園生産加工車間,新鮮出爐的馕,4個小時內就能完成包裝、運輸,送到市內各大商超和社區蔬菜副食品直銷點。近年來,馕産業如雨後春筍般在天山南北興起,朝着規模化、産業化、市場化水平發展,已然成為新疆“十大産業”邁出高質量發展步伐的一個縮影。
2021年4月14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稅務部門向社會各界認真解讀《新疆稅務局支持自治區“十大産業”發展的意見》,介紹了17條稅務特色支持措施。一年來,新疆稅務部門從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升級納稅服務舉措、擴大宣傳渠道、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多方面持續發力,為培育壯大新疆特色優勢産業、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助力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稅務力量。
個性服務為紡織服裝“穿針引線”
新疆作為我國棉花的主産區,具有發展紡織服裝産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近年來,在助力新疆紡織服裝産業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走向智能化發展過程中,新疆稅務局聚焦産業鏈培育,建立“一企一策”服務機制,快速響應企業涉稅需求,確保各類紓困惠企措施直達市場主體,助推産業轉型升級。
走進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流程自動化緊密紡示範車間,伴隨着機器的嗡鳴聲,數萬根棉線源源不斷地纏繞在紗錠上,智能化紡織機器生産線正全速運轉。

昌吉州稅務局組建黨員先鋒隊走訪企業問計問需,解決涉稅難題。
“新疆棉花色澤好、韌性高、絨長,我們以新疆優質棉花為原料,引進了全流程智能化設備,比傳統生産模式勞動生産率提高300%,整個生産過程精度更高,産品質量更穩定。”據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江歡歡介紹,今年以來,企業紗線生産規模達8.6萬錠,可日産棉紗10噸。2021年企業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在她看來,紡織業轉型升級智能化是關鍵,也是確保紡織産品質量和産量兼優的重要條件。“稅收政策激活了企業的發展動力,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的同時,也為企業改進工藝、升級技術設備提供了資金活水。”江歡歡翻開公司的“減稅清單”,減免稅款的情況一目了然:公司2021年享受增值稅出口免抵退稅政策和其他減免稅政策,僅免抵稅金一項就達48.93萬元。
新疆稅務部門在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依託信息化手段提高退稅辦理速度,持續優化內部流轉,強化稅庫聯動,壓縮退稅時間,支持出口企業發展,幫助企業盤活資金,為穩定外貿基本盤依法提供稅收支持。
作為一家從事醫用紡織品織造、脫漂及銷售的企業,阿拉山口振德醫用紡織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升級醫用紡織品生産線,立足綜合保稅區和口岸區位優勢,經過5年發展,已逐漸在“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站穩了腳跟。
“對紡織企業來説,現金流就是發展的命脈,得益於稅務部門出口退稅工作優化,升級電子稅務局在線申報、離線申報,極大提高了辦稅和退稅效率,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公司財務負責人柴宗鋒算了一筆賬:公司今年先後辦理出口退稅118.2萬元,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經營成本,加速了資金回流。
稅收優惠為特色林果“布雨施肥”
在新疆喀什莎車縣,曾經“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荒灘上,如今卻“長出”了2萬畝的戈壁産業園。2400座溫室大棚裏西紅柿、辣椒長勢喜人,無花果樹苗、核桃樹苗茁壯成長,與産業園外光禿禿的戈壁灘形成鮮明對比。
“為發展特色種植業,我們充分利用光熱和現代技術,從今年1月開始規劃建設産業園,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目前惠及3000余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談及“向戈壁要産業”,産業園負責人魏興亞打開了話匣子。
“從項目開建到實際運營,每一步都有稅務部門的精準幫扶。現在‘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也很方便,涉稅問題不用出門就能在線解決。”位於産業園內的莎車縣新沙漠綠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家璽&&,稅務幹部主動上門,幫助企業全面了解籌建、開業、經營等不同時期的涉稅費事項、相關稅費優惠政策以及“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措施,成功吸引企業帶頭入駐。
“我們目前擁有工廠化育苗、組培繁育,示範推廣無土栽培、立體栽培、水培等12項種植新技術,此次入園種植了30余畝無花果、葡萄,通過微噴灌技術精準灌溉和推廣利用智能水肥大數據,實現了集約高效的農業生産。”據王家璽回憶,項目建成並非一帆風順,公司初期在採購滴灌管、自動卷簾等設備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資金周轉。
博州稅務局組建“涉農稅惠團”,把稅收政策服務送到枸杞深加工企業手中。
“正當我們為資金問題犯愁時,稅務部門送來了滴灌帶和滴灌管産品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及時雨’,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公司成立以來,已享受各類稅費減免達166萬餘元,為企業在南疆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王家璽説。
不同於喀什莎車縣“向戈壁要産業”,博州精河縣作為新疆枸杞主要産區之一,始終在做強優勢産業方面持續發力。
“除了生産枸杞乾果、枸杞原漿等傳統初加工産品,我們一直積極投入研發,相繼推出了枸杞果汁、枸杞啤酒、枸杞格瓦斯等27種精深加工産品,提升枸杞産品附加值。”在精河縣杞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袁麗看來,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夠一直在路上,離不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支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100%,讓企業看到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不僅資金活了,企業深耕創新領域的信心也更足了。”談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袁麗直呼“給力”。2021年精河縣杞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投入近500萬元,用於研發新産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策&&後,新疆各級稅務部門在加強政策宣傳、落細落實政策上做實文章,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精準鎖定政策受眾提供精細服務,全力支持企業用創新和科技賦能特色資源,在精深加工上發力,提升産品附加值,讓資源優勢得到最大化開發,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稅務力量為旅游升溫“添薪加柴”
隨着北京冬奧會臨近,新疆各地以滑雪場和冬季特色景區為依託,相繼推出冰雪旅游、冰雪運動等各具特色的冬季旅游産品,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等融合産業,推動冰雪文化持續升溫,將“冷資源”轉換為“熱經濟”。截至目前,新疆各地滑雪場已達到72家,其中5家5S級滑雪場,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就是其中之一。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不少滑雪愛好者這時候從艾文道和玄奘道上飛馳而下,感受着別樣的速度與激情。
“藉&北京冬奧會的東風,我們今年的滑雪票延續了夏季樂園套票的模式,既包含已有的各類滑雪項目,又加入了酒店住宿、餐飲、湯泉、觀光索道和夜間滑雪等更豐富的內容,形成了多種組合的冰雪游套票供游客選擇,讓游客們能夠通過更多方式充分享受到冰雪帶來的樂趣。”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副總經理黃河説。
阿勒泰稅務幹部走進滑雪場發放稅收宣傳資料,為滑雪愛好者提供涉稅諮詢服務。
“得益於稅務部門提供的‘項目管家’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稅費優惠政策套餐,確保了我們能夠及時享受到稅收優惠。”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財務經理萬秀榮&&,2021年公司減免稅款8萬餘元,減免的資金用於了滑雪場新建7號索道項目。
萬秀榮提到的“項目管家”服務,是近兩年新疆稅務部門針對國家和自治區重點項目建設推出的重要特色稅務服務舉措之一。為進一步支持自治區“十大産業”發展,2021以來,新疆各級稅務部門將“項目管家”服務範圍逐步擴展到“十大産業”龍頭骨幹企業,配備專屬管家,全程提供點對點、個性化的導稅及業務辦理服務。
以旅游産業為例,新疆各級稅務部門主動對接旅游産業需求,以“項目管家”為抓手持續提高服務質效,精準落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幫助轄區企業紓困解難、開拓市場,努力打造“旅游+”品牌,充分釋放政策和服務的“雙重效應”,為新疆旅游産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新疆克拉瑪依,拿到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金字招牌”後,世界魔鬼城景區的品牌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克拉瑪依魔鬼城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李盈&&:“在我們升級為5A級景區並準備定制門票的時候,稅務‘項目管家’主動上門開展全流程稅務服務,為景區經營保駕護航。”
下一步,新疆稅務部門將持續落實《新疆稅務局支持自治區“十大産業”發展的意見》,切實發揮好以稅資政作用,釋放減稅降費綜合效應,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動新疆“十大産業”握指成拳、凝聚合力,為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推動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更大力量。(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