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175個孩子的“老爸”沈建佳:一顆公益心,一生向暖行

作者: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22-01-17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17日電(周倩)年末歲寒,北方的天遲遲未亮。周末的清晨,整個縣城還在沉睡著,沈建佳家小商店裏昏暗的燈光下,一個高大的身影端坐盤算著:趁著年底,多掙點錢,來年開學,孩子們可以多加幾道硬菜……

  這一琢磨,66歲的沈建佳心情放松下來,哼起多年前部隊上常唱的軍歌,渾身更有幹勁了。

沈建佳和孩子們一起過節(受訪者提供)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30余年竭盡心力,幫扶資助175名貧困學子的新疆特克斯縣退伍老兵沈建佳的感人故事走出家鄉,傳遍全國,2021年11月榮登“中國好人榜”。

  助人為樂的美名四處流傳,身邊的人也會忍不住會豎起大拇指點讚,可對沈建佳來説,再大的榮譽,日子仍如往常無二,日復一日地過。“唯一想做的就是想著法兒把孩子們照顧好,陪伴他們度過人生中最重要的這段艱難歲月。”一如他的童年,有束光照在了他的身上。後來,他也想成為點燈的人。

  沈建佳是特克斯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退伍軍人,卸下戎裝30年,但言談舉止仍保持著軍人特有的幹練和爽朗。

  多年來,沈建佳始終保持和一顆公益心。早在部隊服役期間,他就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到駐地敬老院、社會福利院去學雷鋒做好事,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

沈建佳在看最小的孩子阿爾曼彈電子琴(2018年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攝

  兩歲那年沈建佳隨著父母來到了特克斯縣,家裏兄弟姐妹6個,一大家子就指著那點口糧地,日子過的上頓不接下頓,最難的時候甚至吃過榆樹皮。周圍鄰居們紛紛向他家伸出援手,才有如今他幸福的生活。

  “鄰居你端一碗飯、我送一袋雜糧,支撐著我們一家挨過那段艱難的日子,那時候我就發誓長大了也要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小時候被溫暖包圍的沈建佳暗下決心。

  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鄰居大多數已經不在了,但他想把這份愛心一直傳遞下去,讓更多的的孩子得到幫助,感受到他曾感受到的溫暖與愛。

沈建佳和孩子們一起吃晚餐肉蒸面,他把大盤中的肉一塊塊切開,再分發給每個孩子(2018年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攝

  1982年,沈建佳退伍後,一次偶然機會他得知家住兵團第四師78團庫什臺社區畜牧營的薩依拉烏等6名哈薩克族學生家離縣城60多公里,在縣城沒有親戚,又舍不得租房,上學成了大問題。

  沈建佳和妻子商量想把這6個孩子接到家中,免費提供吃住,方便他們上學。

  妻子一開始是反對的,日子本來就不太寬裕,一下添6張嘴吃飯,生活壓力太大了,更何況家裏憑空多了6個人住,擁擠不堪,實在是不太方便。

  沈建佳就拉著妻子天天談心,被磨久了,妻子漸漸地也就心軟松了口。這一松口不打緊,一晃30多年過去了,夫妻二人陸續資助了175個貧困學子。

沈建佳和孩子們的合影

  “他們有的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一到放寒暑假都會來我這裏報到,圍著問有沒有什麼需要他們幫著做的,利用假期盡力幫著義務輔導學弟學妹們……”提起那些已經考上大學的孩子們,沈建佳如數家珍,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幸福。

  如今,由受資助的孩子們自發組成的兩個“愛心哥哥團隊”已經成了30多名成員的大家庭,專門利用寒暑期幫助其他學弟學妹,把他們從“老爸”沈建佳這裏得到的愛與呵護照亮更多的人。

  沈建佳的善舉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周圍的鄰居從最初不理解,到紛紛支援他。他也化身為形象大使,到學校、社區、居民家裏為居民傳遞助人為樂、愛心公益、家庭和睦等方面的正能量。

沈建佳指導孩子拉手風琴(受訪者提供)

  “我是從苦日子裏走過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讓身邊的世界變得更美好。”沈建佳手腳麻利地收拾著孩子們的房間。一放寒假,孩子都回了偏遠牧區的家,房間裏空蕩蕩。

阿合葉得力·吾斯曼與那比·阿力木江趁著寒假教小朋友樂器

  寒假,很多孩子像脫韁的野馬,放飛了。正值初三的阿合葉得力·吾斯曼與那比·阿力木江卻更忙了:忙著備戰中考,忙著輔導弟弟妹妹的功課,更忙著籌辦樂器培訓班,為愛好樂器的小朋友教授冬不拉、庫木孜、手風琴……“我想用自己的特長,為弟弟妹妹送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阿合葉得力·吾斯曼説。

沈建佳介紹他自2013年起成立的愛心志願隊(2018年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通過網絡採訪時,66歲的老人,打字很慢,不時改用語音,眼下常用的交流方式似乎已不那麼得心應手。

  老人的微信頭像是一張年輕時的軍裝照,英姿颯爽,目光炯炯,軍帽上的五角星歷經歲月洗禮,仍鮮艷如初,胸前的軍功章,似乎閃耀著他一生的榮光,照亮未來每一天。

[責任編輯:杲均豐]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6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