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唐代“沙堆烽”考古最新收獲 99%的出土文書為漢文

作者: 張海峰    來源: 新疆日報    日期: 2021-12-30

  “今年發掘了7個多月,我們又取得了一係列重要收獲。”剛剛從發掘現場歸來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胡興軍告訴記者,他是克亞克庫都克烽燧考古隊領隊,“今年,我們修復了600多件紙質文書,99%用漢文書寫。”

  地處尉犁縣荒漠中的克亞克庫都克唐代烽燧遺址,在唐代被稱為“沙堆烽”。從2019年至今,通過連續3年的考古發掘,這座烽燧出土了大量珍貴遺物,震驚國內外,已成為全國最著名的唐代烽燧之一。

  水塘解開戍邊將士用水來源之謎

  克亞克庫都克唐代烽燧遺址修築于一個高9.8米的紅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體、居住房屋等建築構成的一處軍事設施遺址。

  “今年,我們以烽燧為中心,圍繞沙堆進行了全面發掘,徹底搞清了這座遺址的結構布局和地層堆積。”胡興軍説。

  除了烽燧本體、房屋、牲畜圈外,考古工作者還新發現了一處灰堆和水塘。目前已發現灰堆遺跡6處,灰堆多堆積在沙堆烽邊緣斜坡上。其中1、2、3、4、6號灰堆為唐代戍邊將士的各類生活垃圾;5號灰堆為烽燧坍塌後,頂部“突灶”垮塌形成的堆積。考古工作者在其中還發現了未燃燒殆盡的蘆葦束、紅柳枝等,這為了解烽燧“積薪”材質提供了直接的實物標本。

  新發現的水塘在烽燧下部西南側,這裏也是地勢最低洼的區域。“我們挖到5.5米深,地下水就冒出來了。我嘗了嘗,水有淡淡的鹹味,但可以飲用。淤泥中還出土了唐代陶片和石塊。過去我們以為,烽燧的生活用水取自三四百米外的孔雀河,這個水塘的發現破解了唐代戍邊將士生活用水來源之謎。”胡興軍説。

  公文和民間書信均用漢文書寫

  克亞克庫都克唐代烽燧遺址的發掘之所以備受矚目,和其出土的大量珍貴遺物密不可分。目前已累計清理髮掘出土各類遺物1400余件(組),其中包含有珍貴的紙文書、木簡786件,是近年國內考古發掘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書資料。許多內容是國內首次考古發現,蘊含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胡興軍介紹,今年,考古隊修復了600多件紙質文書。通過對這些殘片進行清理、展平、拼對,發現除了兩件焉耆文文書,其余無論是公文還是民間書信,都用漢文書寫。沙堆烽出土的唐代文書,99%用漢文書寫。

  唐代在龜茲、焉耆(後以碎葉鎮取代)、于闐、疏勒設置軍鎮,史稱“安西四鎮”。軍鎮下又設立眾多驛館、烽燧等,確保絲綢之路的平安暢通。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就是唐代焉耆鎮下設的軍事設施。

  “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任用了一些本地官員,我們推斷戍邊將士中也會有一些本地‘胡兵’,烽燧出土的文書中提到過‘于闐兵’。兩件焉耆文文書還有待進一步釋讀,或許可以提供相關實證。”胡興軍推斷,“這説明,一千多年前,西域先民就和來自中原的將士一起守衛邊疆,共同守護家園的安寧。”

  屯墾戍邊又一實證

  唐代,糧食從內地轉運到西域不僅周期長,而且費用高昂,為解決戍邊將士和往來使者的糧草供應,沿襲歷代中央政權屯田戍邊的傳統。

  烽燧中出土的紙質文書,許多與屯田相關。“伯健”“黃特”等唐代耕牛常用名也出現在文書中。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兩把鐮刀木柄,此外,還出土了大量植物種子,從中浮選出40多種不同植物,有水稻、青稞、大麥、小麥、粟、黍、黑豆、豌豆等糧食作物,還有桃、杏、棗、核桃、沙棗、亞麻、蔥、甜瓜、葫蘆等園藝作物。

  胡興軍介紹,無論小的烽驛,還是大的戍堡,只要周邊適宜種糧食,都盡量開墾。每座烽燧周圍都開墾有幾畝耕地,將士們需要一邊戍守,一邊種地。

  烽燧中還出土了不少動物骨頭,有馬鹿、野豬、黃羊、馬、牛、羊、驢、駱駝、天鵝、白鷺、魚等,多屬野生動物。胡興軍分析:“當時的糧食産量較低,戍邊將士們不得不去捕魚、打獵,想方設法填飽肚子。”

  一係列新的發現,讓唐代戍邊生活更加豐滿生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文瑛説:“經過3年的考古發掘,克亞克庫都克烽燧為我們展現出唐代邊塞生活的全景,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轄。”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1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