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一堂特殊的思政課在新疆師範大學開講,大學生宣講團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厚植家國情懷鑄牢團結之魂”的宣講。
拉齊尼·巴依卡三代人戍邊、庫爾班·尼亞孜創辦國家通用語言小學……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被宣講團搬上講&。宣講團成員通過演講、朗誦、表演等形式,講述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宣講立足於新疆實際,讓我感覺這些人物離我們很近。”新疆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生古扎努爾·薩拉木説,不管是拉齊尼·巴依卡這樣的“時代楷模”,還是身邊的支教師生,都是自己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她將紮實學好專業知識,為新疆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新疆師範大學大學生宣講團成立於今年6月,由校內選拔出的100多名優秀青年學生組成,分10支隊伍,每支隊伍有1名教師指導,形成了以校黨委領導、團委主抓、全校各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宣講團不僅在校內宣講,還多次走入社區宣講。
如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百年黨史中的紅色故事講到大學生心坎上?
宣講團採取“尋訪紅色基因+宣講紅色故事”方式,發揮“前輩+朋輩”力量徵集故事,通過微團課、微直播等貼近學生的形式,讓學生講給學生聽。
新疆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陳韋宏在本次宣講中承擔講稿編寫和主講工作。他説:“本次宣講的講稿得到了專家建議和老師指導,案例經過反復打磨。通過理論宣講和情景演繹相結合的形式展現,引導大學生學習新疆歷史,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們希望以青年人的視角和聲音,講好新疆故事,讓更多人認識、走近真實的新疆,推動新時代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新疆師範大學團委書記陸嬌説,今後,宣講團還將進班級、進機關教輔部門、進附屬中學,實現校內宣講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