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沙漠邊緣有個稻香村

作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熱依達    來源: 新疆日報    日期: 2021-11-19

  11月18日,記者在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看到,1800余畝集中連片的水稻田呈月牙狀伸展,將全村219戶村民“攬入懷中”。樂器之家、如意繡坊、稻香抓飯、沙漠人家烤肉店……各具特色的農家小院將稻香村裝點得別有風味。

  稻香村有著悠久的水稻栽培歷史,這裏産的水稻粒小飽滿且帶紅絲,很受市場青睞。但過去因種植較為零散,産量不高。

  如今的稻香村已稻田連片,獨特的沙漠稻田景觀讓這個沙漠邊緣的村莊煥發出新的生機。

  昔日“沙包包” 今朝“香稻稻”

  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給外界留下的印象大都是幹旱缺水,很難想像這裏的綠洲能産出優質的稻米。

  在阿布力米提·艾合買提托合提兒時的記憶中,村裏家家戶戶都以種植水稻為生,稻香時節,他和小夥伴便鑽進稻田,幫家人收稻子。

  稻香村所在的罕艾日克鎮位于北緯37度,屬于世界水稻種植黃金緯度。

  “村民以前種植水稻較為零散,管理水準低,畝産不高。”稻香村黨支部書記趙小鋒説。

  稻香村的變化源自2021年打造的1800余畝集中連片水稻田。

  “我們進行土地流轉,邀請專家團隊作示范,通過提高水稻産量激發農戶種植水稻的積極性。”趙小鋒説。今年,稻香村水稻長勢比較好,畝産達到了520公斤。

  阿布力米提成立合作社加工銷售水稻已有10年。今年,在村“兩委”的幫助下,阿布力米提新建了廠房。“生産、加工、包裝區都是獨立的,還設置了試驗區和産品展示區,注冊了商標,設計了包裝。”阿布力米提信心滿滿地説,“相信我們村的水稻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昔日臟亂差 今朝景如畫

  “以前這裏都是土路,村民家中柴草亂堆、牲畜棚和廁所亂搭亂建……”説起曾經的稻香村,62歲的麥提庫萬·依明托合提直搖頭。

  稻香村位于315國道北側,毗鄰和田縣經濟新區,沙漠環繞其間,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的示范點。今年7月,和田縣投入7000余萬元對稻香村進行改造,全面規劃實施了和田縣田園綜合體·民俗文化村改造項目,稻香村走上了集“吃、住、遊、樂、娛”為一體的民俗特色村轉型之路。

  趙小鋒介紹,全村對219戶民宅進行了改造,在傳統建築格局的基礎上,保留了原有的馕坑、禽舍、庭院等農家元素,最大限度保留“煙火氣”。大家集體商議每戶改造方案,集中勞動力逐戶逐院推進室內簡易裝修、庭院硬化美化、廁所革命等院內、屋內功能性改造。

  走進村民帕提米·買提卡斯木的家,客廳、臥室擺放著各類繡品,白瓷磚貼面的洗臉臺幹幹凈凈。帕提米刺繡手藝精湛,稻香村改造後,她的家被打造成如意繡坊,每天遊客不斷。“今天一上午,已經送走了三批客人。”帕提米説。

  “你看我們每家每戶之間的院墻,高度都在1.2米左右,不出門鄰里之間就能相互問候,關係更加親近了。”今日的稻香村,麥提庫萬咋看咋喜歡。

  昔日“囊羞澀” 今朝腰包鼓

  “從10點開始一直忙碌,到現在還沒忙完。”當日20時,老馕坑民宿的老板麥圖爾蓀·阿拉伍敦的妻子發著“幸福”的牢騷。

  麥圖爾蓀曾在罕艾日克鎮庫瑪村“火車頭餐廳”打工,稻香村改造後他回到村裏,在家門口建起了馕坑,賣起了烤包子。“旅遊旺季,每天能烤1200多個烤包子,收入3600多元。”麥圖爾蓀説,“來我們村的遊客越來越多了,我打算把湯面、馕坑肉、抓飯都加上,相信生意會越來越紅火。”

  趙小鋒介紹,稻香村是按照“一戶一案一規劃、一房一院一特色、一家一策一業態”的思路,根據村民掌握的技能和意願規劃發展産業的。

  村民阿吉古麗家在村口,對面就是稻田。她把家中兩間房改造成了民宿,另一間用來開商店。“如今,我跟丈夫兩人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阿吉古麗説。

  “稻香村將按照‘統一運營、分類經營、品牌為主、農戶參與、收益共用’的合作運營模式運作,讓村民共用鄉村振興的成果。”趙小鋒説。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鬥。”趙小鋒説,“今後,我要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全力幫助群眾辦好實事,不斷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杲均豐]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7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