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美西方反華勢力污蔑“新疆強迫少數民族種植採摘棉花”,並以此為借口無理制裁新疆企業。對此,新疆各地棉農和棉花行業從業者們有話要説。11月1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烏魯木齊召開棉花專場新聞發布會,再次訴説真相,重申立場。
發布會現場邀請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徐濤、新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艾爾肯·沙木沙克介紹新疆棉花産業發展和勞動就業情況。來自阿克蘇地區、塔城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6位基層群眾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分享了他們靠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故事。
第一位發言的是沙雅縣塔裏木鄉棉農艾麥爾·吐爾洪。當天,他站在自家棉田裏講述自己的種棉經歷。“我家有1900畝棉花地,先後購買了3臺拖拉機和1臺採棉機,這些農機具都有國家補貼。”艾麥爾説,借助機械,1900畝棉花不到一周就能採摘完畢。
沙灣市老沙灣鎮棉農阿吾提江·庫拉洪家中的80畝棉花地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了解棉田情況。他説:“依托科學種植,我家今年棉花畝産比去年增加了七八十公斤。”
作為我國棉花主産區,近年來新疆棉花已實現了機械化、智能化、規模化種植和採收。徐濤介紹,今年新疆棉花顏色、長度等指標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棉花品質明顯好于上年。近期,在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政策調控下,籽棉收購價格逐步穩定在每公斤10元以上,棉花畝均純收入超過1500元,棉農增收已成定局。
新疆棉花的生産和發展保障了種植戶和棉紡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生計,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為消除當地貧困作出巨大貢獻。阿克蘇華孚色紡有限公司工人帕提古麗·圖爾蓀和古麗妮薩·阿巴什説,美西方反華勢力對新疆企業進行制裁,妄圖剝奪我們的勞動權利,破壞我們的幸福生活,對此我們堅決不答應。
艾爾肯·沙木沙克説,新疆各族勞動者自願就業、自主擇業,人身自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勞動報酬權等均受法律保護。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及其實踐,符合中國憲法法律,踐行國際勞工和人權標準,契合新疆各族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完全經得起檢驗。
大家表示,無論美西方反華勢力如何抹黑污蔑,都無法阻擋新疆繁榮發展的腳步,也改變不了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友好、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大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