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寒風凜冽。興安盟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蘇木牧民朝木日力格家裏卻溫暖如春。她滿心歡喜地説:“以前燒煤取暖,不僅臟、亂、嗆,對環境也不好。現在用電供暖既方便又暖和,這就是‘煤改電’清潔取暖工程帶來的好處。”
只聞飯菜香不見炊煙起
清潔取暖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環保工程。這個冬天,科右前旗以民生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推進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努力提升農牧區冬季取暖的清潔化水平,讓農牧民過上“綠色暖冬”。
2023年,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蘇木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內蒙古中潤環投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了10處電採暖集中供熱站。採用清潔供暖方式,無需改變傳統建築體內部管網、水暖散熱方式,不新增建設用地、不開挖道路、不破壞生態、不污染環境,群眾只需改變熱源,繳納低於過去20%的取暖費,就可以享受清潔供暖的實惠,供暖期還比燃煤集中供暖時間延長一個月。目前,烏蘭毛都蘇木電採暖用戶達498戶,供熱面積達10萬平方米。
清潔取暖設備
清潔取暖已成為科右前旗美麗鄉村建設的“標配”。無論是鄉村小學還是村莊,傳統的靠柴草燒炕、用煤燒爐子的取暖方式正在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氣、熱風機、空氣熱能泵等多元化清潔採暖設備。這些設備不僅更加環保,而且更加高效、舒適,為鄉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條件。
走進科右前旗大壩溝小學,暖洋洋的教室內不時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在過去,學校採用燒煤取暖的方式,但溫度並不穩定。自從採用了電採暖智能控制系統後,情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個系統實現了智能恒溫控制和無人區域的節能控制,使得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教室內都保持溫暖舒適。大壩溝小學的總務主任李慶全&&,師生們對此非常滿意,感到非常舒心。
教室內溫暖舒適
近年來,在國網科右前旗供電公司的全力支持下,科右前旗的27所鄉村學校成功實現了冬季燃煤取暖向節能減排的風電供暖、空氣能供暖的轉變,徹底告別了“煙熏火燎”的歷史。這一清潔取暖措施累計惠及師生1.26萬人。
為了減少供熱燃煤污染,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科右前旗還採用了水源熱泵供能系統、太陽能集中供暖、空氣能採暖裝置等多元化的供熱方式,讓百姓們過上了清潔暖冬。
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鄉民泉村,使用水源熱泵機組供暖不僅省去了燃煤的燃燒過程,還避免了排煙、排污等污染的産生。自從去年冬季投入使用以來,村民們對這種採暖裝置讚不絕口。在23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中,僅用了3800余元的電費就完成了6個月的取暖,實現了省電、省人工、無污染的效果。
家中暖起來了,空氣好起來了,是廣大群眾使用清潔能源後的共同感受。“自從使用太陽能集中供暖後,屋內變得乾淨整潔,空氣也變得更加清新了。”巴日嘎斯&鄉保龍村幸福院老人李樹斌説。
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採用空氣式太陽能加雙級耦合熱泵集成供熱系統,將空氣式太陽能集熱器、空氣能熱泵和水源熱泵進行優化集成。這種系統能夠在嚴寒地區實現穩定、高效、高溫供熱,並且可以全天候運行。相比燃煤鍋爐,該系統可以節約近50%的能源費用。
巴日嘎斯&鄉太陽能集中供暖項目總投資為693萬元,新建了8套空氣源熱泵供暖設備。該項目惠及全鄉9個村,聯合供暖總面積達11608平方米,受益群眾為238戶433人。每年可以節約31萬元的能源費用。
清潔取暖一頭連着居民家庭的“溫度”,一頭連着藍天白雲的“凈度”。取暖方式的改變,減少了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緩解了長期燃煤取暖産生的煙塵、爐渣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科右前旗的“綠色暖冬”,正隨着清潔取暖的推進變為現實。(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高敏娜 通訊員:武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