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27 16:46:33
來源:興安日報

沙地致富有“蜜”訣 庭院經濟見“薯”光

字體:

  在興安盟科右中旗杜爾基鎮賽罕烏拉嘎查,今年種植的科爾沁蜜薯喜獲豐收!在興安盟境內,紅薯規模化種植尚屬首次嘗試,賽罕烏拉嘎查是如何成為排頭兵,找到發展“蜜”訣的呢?

  首先,賽罕烏拉嘎查的庭院面積都比較大,農牧民習慣在院子裏種玉米,但每畝地的收益才1000元左右,如何利用庭院實現高産高收成為大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經過考察、對比,賽罕烏拉嘎查發現紅薯十分適宜在沙地環境裏生長,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他們一致決定帶領老百姓種植紅薯。

  為了找到最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賽罕烏拉嘎查規劃了一塊20多畝的大田和50多畝的林下田作為試驗田。試驗發現,板栗蜜薯不僅在産量上高於其他品種,而且種出來的紅薯個個體態飽滿口感香甜。

  於是,在黨支部、第一書記、工作隊員、旗編村用幹部的帶領下,33戶農牧民、130余畝土地迎來了一次新的嘗試,史無前例地種上了紅薯,他們將紅薯命名為科爾沁沙地蜜薯,賽罕烏拉嘎查庭院經濟初見“薯”光。

  為了讓大家種得放心,他們在3月份就與通遼丁氏薯類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協議,解決了百姓的後顧之憂。

  科爾沁沙地蜜薯今年的産量在50萬斤左右,除了先期簽訂的協議訂單,還有近30萬斤的蜜薯需要向外銷售,想辦法走出一條産品差異化道路,讓訂單主動找上門來才是解決銷路的關鍵所在。

  10月17日,2023年“綠品出塞 北京有約”京蒙消費幫扶集採推介會在京開幕,科爾沁沙地蜜薯亮相“源在興安”興安盟主題展區。作為唯一一家非企業參展代表,科爾沁沙地蜜薯備受歡迎,現場零售就達千余斤。更有中國農業展覽館、北大三院食堂、海淀區上莊鎮政府、北京冀聯農産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企業現場簽訂訂單,訂單量達上萬斤。

  除此之外,科爾沁沙地蜜薯成功出圈的關鍵“蜜”訣在於杜爾基鎮京蒙幫扶單位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街道的幫扶。他們為172名幹部職工訂購了344箱蜜薯,幹部職工們將收到的蜜薯送給親朋好友後,獲得了一致好評。

  “我們的蜜薯搶手得很!每天都要往北京發1000多斤,吃過的顧客都説好。”種植戶姚七十三説。(周丹丹)

【糾錯】 【責任編輯:湯靜怡 】
閱讀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