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科右前旗→一城文明風!處處幸福景!
乾淨整潔的街道、風景如畫的公園、美觀大氣的景觀小品……漫步科右前旗,目光會不由自主地被身邊的景色所吸引,這份美好得益於科右前旗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堅實步伐。
今年以來,科右前旗以群眾需求為基礎,從小處着眼、從細節入手,紮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真正把“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帶來的變化。
沿河而建的歸流河生態公園
做好城市基礎建設,要“面子”更要“裏子”
一座城市,看得見的是“面子”,看不見的是“裏子”。“面子”是城市的風貌,“裏子”則是城市的良心。
啟動“城市管家”環衛一體化項目、綜合執法進小區對居民訴求接訴即辦、對城關鎮周邊1899戶居民實施清潔取暖改造、啟動城市公共服務補短板配套工程……在科右前旗,一場看不見的“裏子”工程正悄然有序地展開。
群眾觀看創城宣傳板
近年來,科右前旗將“國家園林縣城”金字招牌作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持續打造“生態靚城、魅力新城、品質名城”。今年,科右前旗始終秉持“民生城建,以民為本”的原則,制定並實施了《科右前旗做實“城市裏子工程”十項行動方案》。該方案統籌了住房和城鄉建設、綜合執法、自然資源等多個部門,致力於在細微之處改善民生,讓文明城市的創建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工人繪製道路標線
道路安全,群眾出行才安全。在科右前旗科爾沁街的施工現場,道路劃線機在路面上繪製出了一條條清晰明了的交通標識線;在索倫街,工人們正在忙碌地修復破損的路面,他們熱情高漲,井然有序地為群眾鋪就了一條“平安路”。“自八月份以來,我們主要對道路破損、道路標線不清晰、人行道破損等問題進行了修復。”科右前旗建設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吳迪如是説。
文明過馬路
人行道磚、水井蓋、路燈等看似平凡的基礎設施,其實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針對這些設施的老舊破損問題,科右前旗展開了一場城區破損路面修復及公交站點設施提質改造的行動。對瀝青路面、人行道、大理石板、路沿石等出現缺損、沉陷、傾斜等問題進行了全面修復,同時更換了公交站點的公益廣告700平方米、破損老化的站&廣告視窗33處,以及站點提示標語80余塊。
這些基礎設施的更新與建設,不僅構建了代表城市風貌的“面子”,更重要的是,從群眾利益出發,探索群眾需求的城市管理、便民服務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措施,為市民實實在在地打造了方便實用的“裏子”。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多方協作促發展
為了讓創城的“春風”吹遍每一個角落,科右前旗住建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從自身負責的領域着手,共同推進科右前旗城市建設的發展與完善。
“自從有了指定的擺攤區域,不僅我們的攤位變得更加美觀、乾淨,顧客數量也增加了不少,生意也變得更好了。”這是便民市場商戶張玉傑的感慨。
便民市場方便群眾
今年,為了整頓佔道經營、馬路市場等亂象,科右前旗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在興科小區門口設立了便民市場,其中包括3處早市、1處夜市和8處便民市場,總共有900多個攤位,直接受益的群眾達到2萬多人。
除了這些措施,執法人員還主動上街,對沿街商戶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和指導,向他們講解新的“門前三包”內容,包括包衞生、包容貌、包秩序等,並與1100多戶商戶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引導商戶自覺遵守文明公約。這一系列行動有效地改善了市容環境,也為商戶們帶來了更多的商機和活力。
發揮居民自治能力,讓文明向鄰而生
在興科社區,一張長桌,幾把椅子,一壺熱茶,構成了“民情茶館”的獨特風景。這個以“茶”為媒介的社區&&,正是解決民眾憂慮的良方。
城鄉接合部的興科社區,居民成分繁雜,各類問題接踵而至。小區內存在諸如佔用消防通道、小區道路破損、供暖不佳等難題。從轎車擋路的小事,到重修小區道路的大事,如何逐一解決,成為社區治理的難題。為此,社區決定通過“民情茶館”,一家一戶地去溝通、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去協調。
群眾在公園休閒娛樂
居民孫文舉作為“民情茶館”的參與者與見證者,深有感觸地説:“別小看這些小事,這可都是我們百姓心中的大事兒。”這句話道出了社區治理中的真實情況。通過“民情茶館”,社區為居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以茶會友,以話知音,讓問題在輕鬆的環境中得到解決。
“民情茶館”是由各階層居民代表及城管、建設、水利、環保等各部門組成的協調組織,把社區內的資源“鏈結”居民需求,90%以上的事情通過“民情茶館”議事會議得以解決。15個網格長、49名網格員、49名網格志願者也都加入其中,群眾在參與中實現了自身社會價值,生活更加舒心。
文明勸導員入小區
“遛狗記得要拴繩啊!”“門前垃圾記得清理一下。”……今年,文明勸導隊成為科右前旗各小區裏別樣的“風景線”。文明勸導隊由居民自發組成,重點針對小區內佔道經營、損壞公物、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文明勸導隊成立後,每天不定時在小區勸導不文明行為,以實際行動在傳播文明、愛護環境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身為勸導員,69歲的王文友&&:“我們沒有固定工作時間,看到不文明行為就去勸勸。”正是這些“看到就勸勸”的積累,才讓社區變得更加文明。
豐富精神文明生活,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近日,在科右前旗第二小學,學生們通過“大手拉小手”“垃圾分類”“創文明城市”等素材,以他們獨有的視角、稚嫩的畫筆表達出對文明城市、文明校園的熱愛。
科右前旗第二小學學生繪製創城手抄報
“通過手繪畫的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更好地引導學生了解創城知識,使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説文明話,做文明事,樹文明風,當文明人,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家人、影響身邊的人,為創建文明城市盡一份心、出一份力。”科右前旗第二小學副校長張欣欣説。
“大街小巷公益廣告、景觀小品隨處可見。這樣抬眼可見、駐足可觀、步步文明的宣傳形式讓大家不僅能欣賞,還能學習,城市也顯得美觀大氣,很有意義。”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居民劉鳳蘭説。
景觀小品
用心“造景”,意在“化人”。今年,科右前旗在景區景點、公園廣場、社區小區等重要點位設計製作了28個公益廣告景觀小品,製作更新道旗公益廣告260塊。
這一幅幅“會説話”的美麗風景,為市民們帶來了“一步一景觀,步步是文明”的視覺享受,傳遞着創建文明城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也引領着文明風尚,展示出文明的新風景。
居民樂享幸福生活
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在於人的建設。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科右前旗還加強了基礎文化設施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為群眾提升個人文化素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精神力量提供了具象的場景和空間。今年,科右前旗圖書館進行了升級改造,精心籌備的新華書店也已開業,為創建文明城市增添了“書香”。
一城文明風,滿目新圖景。今日的科右前旗,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環境更加宜人,文明風尚深入人心,居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文明已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具化為群眾的自發行動,展現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生活畫卷。(記者 武跟兄 鄒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