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 13 16:05:28
來源:興安日報

老城區改造—— 用城市“微更新”換百姓“大幸福”!

字體:

  “幸福指數”如何衡量?

  當我們從高空俯瞰烏蘭浩特時,也許就能找到答案——

城市更新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隨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一個個曾經在歲月中失去光彩的老舊小區煥然一新;隨着城市道路和管網改造工程的不斷完善,城市的“主動脈”和“毛細血管”愈發通暢;連城市不起眼角落裏的一塊塊裸露地也得到有效治理,變身一座座精緻小巧的“口袋公園”……

  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凝聚着百姓的“小確幸”。今年以來,盟住建局聚焦“民聲呼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推動既有建築更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生態修復、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傳承等城市更新工作,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用城市“微更新”換百姓“大幸福”。

烏蘭浩特市前街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一期(疏林草地)

  老舊小區改造,讓幸福“舊地升溫”

  秋日傍晚,在烏蘭浩特市八一小區院裏不時傳來孩子們的嬉鬧聲,街裏街坊圍坐在涼亭里拉着家常。“小區改造以後,我們家下水道不堵了,單元門窗換新的了,做完外墻保溫後冬天家裏也不冷了,跟新小區沒啥兩樣。”在八一小區居住了大半輩子的居民王福臣談及老舊小區改造連連稱讚。

  八一小區始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改造的5棟樓中,樓齡最長的已有34年。由於年久失修,小區出現了基礎設施老化、路面坑坑洼洼、外立面破舊等諸多問題,居民居住環境亟待改善。面對老舊小區存在的“疑難雜症”,盟住建局將八一小區納入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了外墻保溫、屋面防水、管網改造、地面硬化、照明亮化等公共設施整治改造。

  “以前不少老街坊想往外搬,小區改造以後,大夥兒都捨不得走了,住在這裡很舒服。”王福臣感慨萬千。

  “現在我們小區硬化得特別好,沒事就在院裏溜達,聽説過段時間政府還要給我們安裝健身器材、太陽能路燈和充電樁,這日子真是越過越舒心。”86歲的武淑雲高興地説。

  2022年,我盟對56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居民6048戶,改造面積達47.31萬平方米,目前已有24個小區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

  去年,烏蘭浩特市橋南小區啟動了改造。更換單元門窗、房屋立麵粉刷美化、綠化,還增加了停車位、充電樁,建起了業主活動室……不到半年的時間,昔日的臟亂差小區華麗轉身,成為宜居小區。

  “原先這裡是車棚,特別影響採光,後來車棚拆了,路面硬化了,還搭起了小花壇,現在大夥兒沒事就到這裡散散步、嘮嘮嗑。”居民續大爺説,原先那個熱鬧的小區又回來了。

  老舊小區哪要改造?改得怎麼樣?還是要看居民的意見。

  “我們在對老舊小區改造前,都會和辦事處積極對接,讓他們徵求居民意見,了解群眾需要什麼。”盟住建局物業科科長馬佔龍説。

  位於烏蘭浩特市市中心的興安二小區始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共有11棟樓、350余戶居民,屬於大型老舊小區。“考慮到這裡的居民多為老年人和年輕的租戶,我們在本次改造中建設了養老餐廳和幼兒園,聚焦‘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馬佔龍説。

  終於盼到小區改造,這讓在興安二小區住了30多年的居民王明義心裏樂開了花,每天站在陽&“瞭望”。“你看那邊就是養老餐廳和幼兒園的位置,現在工人們正在對樓體進行加固、改造,我聽他們説10月底就能完工。到時候我也去養老餐廳吃飯,這對我們老年人來説真是件好事。”王明義高興地對記者説。

  “老破小”美麗蛻變,小區改造升級後幸福感加倍,鄰里相處更和諧。這只是興安盟全力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一個縮影。

  五年來,興安盟住建系統從改觀小區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礎設施、改優居住環境四個方面入手,深入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使“老小區”煥發出“新活力”。全盟累計投入資金9億元,改造老舊小區405個,涉及居民3.9萬戶,改造後的小區整體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環境整潔、設施完備,群眾居住環境更加愜意、舒適、便捷。

孩子們在“綠色空間”裏盡情玩耍

  市政設施更新,讓幸福“有裏有面”

  “以前開車上下班,為了不堵車,我寧願多繞一圈走省際通道或者札薩克圖街,自從新開街開通以後,這裡就成了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了,真是方便!”行駛在新開街,烏蘭浩特市市民張女士高興地説。

  今年,新修建的新開街正式通車,道路將興安北路至公園西路打通,市民可以經新開街前往公園西路、山城路、札薩克圖西大街,通車後有效緩解沿線交通堵塞,縮短市民通勤距離。

  新開街道路綜合工程總投資1462萬元,全長1120米,是打通城市“斷頭路”的重要民生工程。新開街還是烏蘭浩特市“夜經濟”商業特色步行街,對於吸引游客、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2023年,我盟加快城市道路建設速度,完善中心城區路網框架,對中心城區現有道路提檔升級,實施道路橋梁項目36個,讓群眾樂享幸福生活。

  如果將道路比作城市的“主動脈”,那麼地下管網就像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雖然細小,但是卻關係到群眾日常生活運轉。2023年,我盟實施市政管線項目21個,讓群眾幸福生活不僅有了“裏子”,更有了“面子”。

  “以前這裡只有單側的雨水管,排水不暢,尤其到了夏季多雨期,路面積水嚴重,行人車輛通行不方便,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們在道路另一邊也鋪設了2400米長的地下管網,還安裝了53座雨水檢查井。”在烏蘭浩特市烏察路,烏市住建局市政工程建設服務中心生産股技術員施銀龍向記者介紹,該項目為烏蘭浩特市城區排水防澇新建及改造工程之一。

  烏蘭浩特市城區排水防澇新建及改造工程是對項目區進行雨水管線及排水渠建設,其中包括緯三橋鋪設雨水管線700米、札薩克圖橋鋪設雨水管2000米、絲綢路建設排水渠800米、七中小橋建設排水渠350米、烏察路鋪設雨水管線2400米,物流園區新建提升泵站一座,興安路與罕山街交叉口、烏蘭街與洮兒河路交叉口、工業大路與罕山街交叉口、向陽街七中小橋排水渠、絲綢路排水渠末端、興安南路與鋼鐵大街交叉口等地點安裝安全防汛監控設備20套及相關基礎設施配套。

俯瞰烏蘭浩特市城中城小區附近的“口袋公園”

  裸露地治理,讓幸福觸“地”可及

  沐浴着花草的芳香,市民們在草地上漫步,在城市的轉角之處與自然親密接觸。自從位於烏蘭浩特市公園西路與新開街交叉口東北側的疏林草地建成開放後,富有自然野趣的綠地為市民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空間,孩子們在花海中盡情地嬉戲,市民們在草地步道上休閒鍛煉,“興”字域牌更成了市民們競相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這裡以前就是片裸露的空地,現在不一樣了,有花有草有樹木,特別愜意。”家住在附近的烏市市民陳先生讚不絕口。

  烏蘭浩特市前街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一期(疏林草地)佔地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項目由草地、樹木、園路、“興”字域牌等元素組成,在喧鬧的城市中給市民提供一片廣闊的草原,並通過造型優美的核桃楸、京桃、白樺、丁香、五角楓等喬灌木點綴草地,使整片草地看上去生機勃勃。

  “我們這個項目於今年5月初開工,7月完工,工程隨山就勢,讓這片綠色的山坡呈現給市民的樣子就像是自然的山坡一樣,我們栽種了十余種樹木,讓這片草地四季都有不同的色彩做點綴。為了還原本地真實的草地,我們將野草種子和牧草種子、野花種子進行混播,你看這裡有矢車菊、波斯菊、紫花苜蓿、虞美人、油菜花等15個品種呢。”烏市住建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副主任張鶴婷介紹説。

  2023年,興安盟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實施城市更新項目,累計開工建設口袋公園6個,實施裸露地治理33.9萬平方米,讓老城煥發出新光彩。(記者 韓雨格)

【糾錯】 【責任編輯:湯靜怡 】
閱讀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8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