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以“More Than Fresh·為鮮賦能”為主題的本來生活11周年戰略發布暨2023中國品牌生鮮食品大典在北京舉辦。數百家行業上下游企業代表齊聚現場,攜手共探生鮮食品領域新未來。本來生活創立11年以來,立志以“品牌”引領、以“科技”注力,致力於開啟全産業鏈賦能新局面。
本來生活11周年戰略發布會北京現場
合作共贏 鏈結賦能
11年來,本來生活積極打造“産供銷配”一體化全流程供應鏈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前一萬公里”供應鏈整合、“最後一公里”品牌化引領的優勢,鏈結萬千生産者、消費者,持續賦能品牌生鮮食品産業高質量發展。
本來生活集團CFO劉之陽介紹,本來生活經過11年探索、實踐,成長為中國領先的品牌生鮮食品零售與賦能&&,向上助力生産者,向下服務消費者。11年來,本來生活以産地直採為起點,以商品力、供應鏈建設為內核,從品種改良、生産升級、新品開發等各環節全面參與生鮮食品産業上游改造升級。目前,&&已通過本來生活APP/小程序、本來鮮社區店、賦能社區店、第三方渠道、企業福利定制等,實現全渠道觸達用戶。本來生活獨特的渠道價值,為生鮮食品提供了便捷的流通管道。未來,本來生活將與合作夥伴同心協力、優勢互補,讓生鮮食品以更低門檻、更便捷的服務抵達消費者餐桌。
參與“三百工程” 助力鄉村振興
“百縣百業百億”工程(以下簡稱“三百工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總指導,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主辦的“高舉紅色旗幟奮進偉大征程 推動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系列政策研究宣傳貫徹公益活動中的專項內容。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消費幫扶管委會執行主任田麗敏介紹,“三百工程”由消費幫扶管委會組織實施,聯合幫扶單位、本來生活集團等相關專業機構共同開展,重點圍繞中央單位、大型央企定點幫扶縣、對口支援縣開展農業産業開發,結合縣域資源稟賦,遴選重點産業、重點産品進行規劃、整合、品牌提升,促進縣域産業提質增效。參與本次活動的懷安縣正是“三百工程”落地的首站,第三堡鄉小米、柴記食品柴溝堡熏肉、安興生物鮮食玉米等當地特色産品企業將以“三百工程”為契機,共同進行産業升級打造。
此外,為持續落實“三百工程”,在活動現場,本來生活分別與威縣、新縣、雲南農墾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三百工程”重點推廣的示範項目。未來,本來生活將與合作夥伴強強聯手、深化協同,持續引領來自原産地的優質、特色好産品走上更多城市餐桌,將“回家吃飯”和“鄉村振興”推廣給更廣泛的群體,造福更多地區。
從“回家吃飯”到“鄉村振興”
自2013年起,本來生活便發起“回家吃飯”活動,號召現代都市人減少食物浪費,回歸健康、可持續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同時,本來生活作為電商&&不斷優化從”産地到餐桌”各個環節質效,形成獨特的供應鏈整合與品牌賦能優勢,讓用戶更好的回家吃飯所積累的經驗和能力充分應用於鄉村振興事業。
“本來生活致力於從消費端反向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與提質增效,通過賦能農業産業化發展讓生産者與消費者都能從‘優質優價’的産業升級中受益。” 本來生活網戰略合作中心總經理丁玲玲介紹。
11年來,本來生活堅持“品質+品牌”方法論,踐行品質興農、品牌強農之路,助推特色農産品告別“深山久藏”走向全國,以“造血式”幫扶模式助力各地打造特色産業發展樣本。本來生活也成為眾多政府部門、央國企、社會機構等進行消費幫扶、産業幫扶工作的重要合作夥伴。
截至2023年3月,本來生活網已累計上線銷售了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400個脫貧縣、2000余個規格的農産品,在扶農助農這條路上,本來生活將繼續發揮“産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資源力”,通過全流程産業鏈服務模式,賦能各地特色農産品産業升級。(推廣)